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电工与电子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297课程名称:电工与电子学(1)英文名称:Electricalengineering&Electronics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5学分:3.0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高等物理》。二、课程简介电工学课程是为我校非电理工类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以后专业课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电路,电工学以及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Theelectricianisabasicimportanttechnicaltechnicalcourseforthestudentthatisnotelectronspecialityinourschool,itisalsothefoundationoflaterprofessionalcourse.Itsmaincontentiselectrocircuit、analogelectronanddigitalelectr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独立应用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中简化出来的各种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变压器、电机等练习题;能够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控制有关电工学方面的实际问题。实验是电工与电子学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应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实验要求,认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意义,理解电路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并能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掌握分析与计算简单直流电路和电路中个点电位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二)教学内容§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1)电源有载工作状态;(2)电源开路;(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作业:1.3.1,1.5.2,1.5.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重点:(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基尔霍夫定律;(3)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方法:讲授、分析、举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一)目的与要求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了解非线性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基本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掌握实验叠加原理及戴维宁定理的实际操作和理论。(二)教学内容§2.1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1)电阻的串联;(2)电阻的并联。§2.3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1)电压源;(2)电流源;(3)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2.4支路电流法§2.5叠加原理§2.6戴维宁定理§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作业:2.1.1,2.1.2,2.3.4,2.5.1,(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重点:(1)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2)支路电流法;(3)叠加原理;(4)戴维宁定理;(4)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的概念。本章难点: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分析、举例;实验演示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一)目的与要求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以及电路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掌握一阶线性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二)教学内容§3.1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1)电阻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