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厦门启悟中学叶阿容2007.10.25一、课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⑵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原则。⑶通过分析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学会科学地看待农业发展的前景。⑷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学会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实现不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2.过程与方法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准确的地理语言表达、概括能力。⑵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从图表所隐藏的地理要素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⑶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活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二、本节教材教学思路分析分析地理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农业布局的特点---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区),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主题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主题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区域内部布局特点);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主题三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农业主要发展方向)。三、学情分析学生基本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已了解。但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不足,在学完东北地区,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其他区域时,但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这仍然是初中地理知识与高中教材的糅合问题。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基础知识: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各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最难以改造)——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农事活动等地形——农业生产类型(平原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林果也)土壤(质量、类型)——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劳动力(数量、素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技术——农业科技水平交通——市场区域的范围2、中国农业分布概况(商品粮、棉、糖生产基地等)3、东北地区农业状况方法指引(幻灯片):案例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新课引入:采用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幻灯片)学习主题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幻灯片)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幻灯片),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知识结构:一、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位置、范围地理位置及其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幻灯片)2、气候条件(图4.4幻灯片)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第3页共6页第2页共6页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页影响: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农作物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3、地形条件(图4.3幻灯片)地形单元完整多样:西部高原——内蒙古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