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一、知识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一)、含义不同。所谓知识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目前,知识经济主要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迅猛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因此,知识经济又被称为信息经济。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二)、考查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生产要素是什么。在知识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知识,它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经济中,主导生产要素的是劳动力和土地,体现的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工业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能源、资金和设备,典型特点是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的。强调的是是否为了交换。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产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产品经济是将产品直接提供给社会去消费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指的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即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是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三)、产生的条件不同。知识经济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70年代加速发展的信息革命的产物。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1996年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为条件。市场经济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狭小的地方市场发展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市场调节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这种商品经济被称为市场经济。(四)、三者之间的联系。第一,三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三者紧密相连。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在现代社会,知识经济的运行依然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产品仍以交换为目的。因此,知识经济离不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三者相互联系。第三,三者都离不开知识和技术,只是知识和技术在三种经济形式中的地位不同。总之,既要看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三者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这三个概念。二、浅谈姓名权及其他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据报道,2000年5月31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冠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股票在深交所上网发行,袁隆平以他的姓名权获得580万元人民币的使用费。袁隆平让渡自己姓名的部分使用权,换得人民币580万元。在这里,姓名权虽不是劳动产品,但它却在交换中充当了与商品同样的角色。商品应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被当做商品来交换,这种现象叫做“非劳动产品商品化”。用心爱心专心1非劳动产品何以能“化”为商品呢?在买卖双方的相互交换中,买者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他根本不介意所要买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劳动产品,有没有价值。他只要求这个东西对他有用,能满足他某方面的需要。而使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特有的属性,而是一切有用物都具有的共同属性。在有用物范围内,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非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因此,劳动产品有人买,非劳动产品也有人买。现在再来考察一下卖者。卖者让渡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取得货币。他只要手中的东西有人买能换钱就行,至于它是不是劳动产品、有没有价值,对他来说同样是无关紧要的。因此,为了取得金钱,可以出卖劳动产品,也可以出卖非劳动产品,二者能达到同一目的。所以,劳动产品有人卖,非劳动产品也有人卖。由以上分析可知,非劳动产品虽然不是商品,但由于买卖双方都没有必要拒绝它作为商品来交换,而且是乐于把它当做商品,愿卖愿买,所以,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