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七年级数学《关注人口老龄化》教案新人教版课时综合实践课题课型新授课时间节次第3节授课人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通过借助已有的信息去推断事物变化趋势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获得一些研究问的方法和经验。重点经历数据收集、表示与处理的全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难点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教法学法指导在学生已有了亲身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所收集到的数据来体会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带给我们的社会问题,并能透过现象发现问题,从而能更好地体会借助数据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好投影仪器及课件。学生: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人口老龄化”的相关资料,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所占的比例和生活方式,日常活动等情况。板书关注人口老龄化设计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二、议一议1.你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吗?2.你想关注老年人生活中的那些问题呢?3.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相关信息?三、小组汇报调查主题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感受他们的快乐。师: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这里有一组图片就能说明问题:师: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你能说出什么样的社会才叫做老龄化社会?生:(学生交流讨论)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师:回答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上章节所学统计知识来研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开动灵活的脑筋,完成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展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二、分组合作探究新课:探究活动一:交流有关老龄化的信息活动内容: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老龄化的资料。2、交流各小组调查得到的社区老年人比例。【设计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问题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渗透尊老敬老教育,体现良好的德育教育价值。之后,进一步交流身边的老年人的具体构成比例,帮助学生进行调查主题的选取。探究活动二:讨论老年人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活动内容:小组讨论并进行班级交流以下两个问题:1、你认为老年人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2、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问题的相关信息?【设计说明】: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调动学生各抒己见,使小组之间获得直接与间接经验,丰富学生的体验.交流如何得到这些数据?如何获得这些数据?帮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式方法等,并对数据的合理性及结果进行评判与反思。教学注意事项:在具体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问题展开讨论,具体获得信息的方式、样本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等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活动三:确定调查主题和方案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确定调查的主题和具体实施方案。1.确定调查主题,讨论需要收集的数据和信息;2.制定调查方案,参与全班交流;3.完善调查方案,拟定报告框架,明确组员分工;4.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做一些公益活动,结合你的主题展开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综合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注意事项:学生可以根据教材设置内容,小组合作逐一完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如何做等.尤其要注意考虑影响老龄化的因素及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制定调查方案时,应强调调查方案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着结果,可以建议同伴之间质疑、不断修改,除教材上所罗列的项目外,还要关注:(1)调查的目的;(2)调查的对象;调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