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早衰病及虫害防治对策水稻病害纹枯病(1)发病症状。起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斑纹,似云彩状。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或灰褐色。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上的相似。稻穗受害变成墨绿色,严重时成枯孕穗或变成白穗。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可出现白色粉状霉层。病部菌丝集结成菌核,容易脱落。(2)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在稻田土壤里或稻行、杂草中越冬的菌核,于第二年春耕灌水时浮于,炽附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当温湿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长出菌丝,直接侵入叶鞘,病斑不断扩大蔓延,病部的菌丝体集结形成菌核,落入水中,随水流扩大传播。水稻生长前中期,病害主要在稻株基部叶鞘横向扩展。抽穗以后,在温湿条件适宜情况下,病害很快向上面的叶鞘、叶片侵染扩展。大水稻生长的一生中,分蘖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抗病能力降低,病菌侵染最快。当湿度大,气温30℃左右时,只要1天-2天菌核就能萌发长出菌丝,7天左右双可形成新的菌核。(3)防治方法。水稻纹枯病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的病害。其为害面积大,分布广,水稻一生中各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病。防治方法应采用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农业防治:A、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B、病稻草发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作肥料施用。C、春耕整地灌水时,将下风头的水上漂浮浪渣打捞干净(里面带有很多菌核)并带回家晒干火烧,以减少菌源。D、采用东西行向栽插,利于稻株基部接受较多的阳光和通风透气。插植规格要合理,提倡适当稀相干争大穗。E、多施基肥,氮;磷、钾搭配施用,防止偏施氮肥,以保证稻苗稳健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第1页共9页F、科学排灌,防止串灌,浅水勤灌,够苗适时适度晒田,以降低田间湿度,湿润壮秆,干干湿湿到成熟。(2)化学防治。亩用20%井岗霉素粉剂25--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ml,加水50千克喷雾。水稻早衰的原因及防止对策水稻早衰是在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萎、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群众叫做“立秆死”或“返秸”。水稻早衰的原因,一是地势低洼,通气不良,使土壤中有害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乳酸、丁酸及过量的二价铁离子等积聚,危害根系的生理机能,降低根系活力,严重时发生黑根甚至根腐;土壤瘠薄缺乏某种元素,耕层浅,肥力低,满足不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等都易发生早衰。二是耕翻质量不好,特别是地边、地角年年不能进行耕翻的地方,土质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并因吸肥保肥力低和铁、锰等元素极易淋溶,生育后期易出现断肥而早衰。在栽培措施上,如栽植密度过大,个体植株生育细弱,氮肥施量过多,而磷、钾及微肥相对供应不足;长期进行淹灌,不落干通气;盐碱瘠薄地根系发育不良;收获前撤水过早以及晚熟品种迟栽和管理不当等等,都可导致早衰的发生。三是气候因素,在水稻灌浆期间,气温偏低或日照时数过少,则同化物质的生成和转移速度大大减慢,在水稻灌浆阶段如遇5-6℃低温,对耐寒力较差的品种或根系发育不良的植株即呈现变色而早衰。四是品种因素,据调查,一般矮秆、早熟品种容易出现早衰。因为矮秆品种的通气组织通常不如高秆品种发达;早衰与叶片寿命长短有关,叶片寿命长短又与叶片厚薄有关,一般早熟品种后期生长的叶片比晚熟品种薄、寿命短,因而早熟品种容易早衰。如何防治早衰,可具体采取如下措施:1、改良土壤对于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及盐碱地,首先要修建条田和排水工程,加强和创造渗透条件。其次是施肥改良土壤,大量增施优质农家肥,提倡稻草还田,留高茬等。2、合理施肥对于经常发生黑根或根腐的田块,应不施或少施带有硫酸根的肥料;氮肥做到少吃多餐,防止基肥和蘖肥一第2页共9页次施量过多,根据苗情增加穗肥和粒肥,达到活秆成熟;增施磷、钾肥,应重视钾肥的补给,尤其在孕穗期前追施农肥如含钾较高的小灰、灰土粪等;提倡施用复合肥料或具有包膜的长效肥料,适当施用微肥。白叶枯病(1)症状:水稻白叶枯病主要侵害叶片,亦可侵害叶鞘。常见的白叶枯病症状有两种:普通型。也称慢性型。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