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黄淮海平原低湿涝洼地地势低平的自然环境和鱼塘——台田综合治理模式。2、掌握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水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盐碱地改造的核心和方法。3、能够从黄淮海中低产田的治理的案例中,总结出治理低湿涝洼地、盐碱地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因地制宜”和“以治水为中心”是治理中低产田要贯彻的基本原则。2、“鱼塘一台田”模式和“调控水盐运动”的作用过程和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问题引入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教学过程: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面积占整个地区土地的80%,其改造治理的意义深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早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在山东禹城设立研究基地,对本区内的旱涝碱进行综合治理实验,为我国中、低产田的改造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也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缩影。黄淮海平原上众多的中低产田中,涝洼地、盐碱地有100多万公顷,是农业的低产区,产量低而不稳,也使得这里的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了解了涝洼盐碱地的形成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我们找出了这些限制因素后,就为我们研究克服和转变这些限制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改造治理好这些中、低产田,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一、低洼地的治理与开发(以辛店洼为例)1、低洼地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读课本图“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地下水和沙地的分布”,可以看出——辛店洼的自然条件特点:(1)地势低平;辛店洼洼底海拔17.5M,洼缘海拔19.5M,是全市最低点。(2)渍涝严重;读课本图6.6,分析辛店洼渍涝严重的成因:(如下表6-5所示)(3)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壤质地较好;(4)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问题:以往辛店洼曾采用挖沟排水的措施治理低洼地,但治理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地势低洼,地下水位低。季节河流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结果冬季和春季(旱季)河流水位下降,基本与洼底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地下降洼底盐碱化夏季和秋季(雨季)河流水位上升,高于洼地高程,河水有时灌入洼地上升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2、低洼地治理开发的方法——鱼塘—台田模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辛店洼地区开始了整治低湿地的研究,他们遵循“因洼制宜”的指导思想,逐步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鱼塘一台田治理模式(也称:塘田模式)。参见课本图6.8及下表6-6:项目内容指导思想因洼制宜生态模式成鱼养殖塘每个约0.3公顷,根据生物的不同习性养殖不同的家禽和鱼类。台田高1.5—2.0m,根据需要在台田坡地和台地上种植不同的植物。种养结构鱼塘表层养鸭,上层养白鲢和鳙鱼,中层养草鱼,底层养鲤鱼和鲫鱼。台田果(苹果)粮(小麦、玉米等)间作,果棉间作,果菜(韭菜、白菜等)间作,果草间作。立体种养模式鱼一果一粮,鱼一果一棉,鱼一果一菜,鱼一果一草治理效果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问题:(1)塘田系统中鱼塘一台田之间是怎样实现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台田坡地和台地上的盐分、养分和有机物质能过地表径流对鱼塘水质产生影响,台田种植的粮食、饲草等是鱼类饵料源;鱼塘底泥也可作为有机肥料肥田。(2)塘田系统中的鱼塘是怎样实现立体开发的?表层养鸭,上层养鲢、鳙,中层养成草、鲂,底层养鲤、鲫,草、鲂吃草,其粪便可作为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养料,并增加水体中絮凝物,成为鲢鳙的饲料。鸭子在水面活动,排泄物落入水体,不断提供碳、氮、磷源,提高鱼塘鱼类天然饲料产量。是一个符合生物不同习性的良性生态系统。{答案结束}台田系统实行果粮(棉、菜、草)间作,做到立体开发,提高沟通利用率。鱼塘和台田又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子系统。台地、坡面地的盐分、养分、有机物质随径流入水,影响鱼塘水质。台田作物是鱼饲料来源,塘泥又可增加台田的肥力。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以北丘洼为例)1、盐碱地治理开发的原因——北丘洼严重的盐碱危害北丘洼土壤盐渍化严重,盐碱化土壤占可耕地总面积的91%,其中重度盐渍化土地占可耕地总面积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