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疆的绿洲农业是如何适用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的。2、记住“西气东输”的起点、终点、路线,理解其推动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3、理解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理解新疆的自然条件及其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2、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新疆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其绿洲农业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1、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西部开发的意义。难点:1、西部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2、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树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复习一部分与本节课相联系的知识)1,新疆的地形2,新疆的气候特点3,新疆的绿洲,交通,城市,人口分布导入新课:由临沂的小明去新疆旅游担心吃不到面食导入新课。师:出示自读探究题: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____,____,____,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__。不利条件:降水__,蒸发旺盛,水资源__,荒漠分布2.农业分布: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发展了特色鲜明的__农业;3.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4.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有__﹑__和多种瓜果。生:阅读课本P42内容,完成1-4题,小组交流师:小明同学还从新疆拍了一些当地特产照片,你能猜出有哪些吗?猜一猜:出示一部分瓜果蔬菜的图片,让学生猜新疆特产师:引导学生探究特色产品特色原因1.新疆西红柿、石榴、枸杞等为什么特别红?2.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3.新疆为什么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生: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展示,(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师:让我们继续欣赏一组小明带回来的照片(发一组有关坎儿井的照片)师:小明给我介绍这是新疆的一种传统灌溉工程坎儿井,你知道坎儿井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吗?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生:观察课本图6.37回答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现有的引水手段已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如何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摆在新疆人民面前,为此聪明勤劳的新疆人民想出很多办法,你觉得这些办法可行吗?生:解决课本44页活动2,讨论,总结,展示(师评价并点拨)师:小明还到了哪里拍了照?到了新疆人晾制葡萄干的晾房(出示一组有关葡萄干晾晒的图片)。这些年新疆人因为出售葡萄干增加了收入,但是新疆的大伯也想小明倾诉了他的苦恼。你能帮帮他吗?生:解决课本44页活动3,讨论,交流展示(师激励评价并点拨)师:同学们的这些办法一定会使新疆的农业更有特色。绿洲农业的学习已落下帷幕,接下来进行知识竞赛抢答环节生:抢答,《同步学习与探究>>师:由单纯靠农业不能让西部摆脱贫困引入能源开发。生:读书读图探究自读题,小组内交流,展示1.油气资源新疆油气资源丰富,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__,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占全国陆地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__%;2.目前国家的能源战略:稳定东部,______。3.西气东输工程(1)起止点:西起__,东到__。(2)所经省区:新疆﹎﹎﹎﹎﹎﹎﹎﹎﹎﹎﹎﹎﹎﹎﹎和上海市。(3)所经地形区:------------------------------师: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带来哪些好处?生:热烈讨论(把学生分为东部人民和西部人民体会对东部和西部的好处),交流展示(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师:由小明在旅行过程中发现西部资源开发并没有破坏环境,引出在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怎样体现?生:读课本47页资料议议,展示交流(师评价)师: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相信西部的到明天会更好,祝福西部生:练习,《同步学习与探究》比一比:回顾新课,看谁的收获多,学生自由发言师:出示课件是真是假(小明:新疆归来话此行)生:识别演练,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了所有错误师:同学们学得很好,奖励同学们看小明带回来的录像(葡萄沟)师: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