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学习目标】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重点难点】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难点:说明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预习指导】1.实验一、二、三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分别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什么?【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引言]: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请同学们想一想,植物生长靠太阳吗?植物靠太阳干什么?[讲述]: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齐声回答:进行光合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述]: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书上为我们介绍了光合作用需要水3个经典的实验来解释。[材料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思考题]: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讲述]: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材料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思考题]:1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2.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实验一]: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是互利的。植物能放出使蜡烛燃烧和小老鼠存活的气体。以4人为一组,进行自学材料一。回答:柳树增加的质量是80公斤,土城少的质量是100克。直观地发现柳树增重的原因是水。结论: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三组同学代表尝描述实验一、二、三。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在光下进行[实验二]:在光下没有蜡烛,植物无法生存。植物需要蜡烛燃烧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实验三]:在光下,没有纷纷举手说出结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植物,蜡烛无法燃烧;在光下,没有植物,小老鼠无法生存。说明蜡烛燃烧时耗尽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材料三]20世纪希尔实验。[讲述]:希尔带着氧气是由叶绿体在什么时候产生的问题,把植物的叶片烘干后,碾成粉,然后把叶绿体和叶绿素一起提取出来,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发现光照射有混合物上时,出现了气泡,当光照停止后,氧气流也就停止了。[思考题]:1该实验中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的变量是什么?2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3.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讲述]: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请小组讨论并完成书上P80的图6-3(光合作用示意图)。[实物投影]展示每组结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外界获得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植物把太阳能变成化学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二氧化碳和阳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思考并回答:1.变量是光照。2.研磨过滤后的绿色叶片在阳光下放出气泡。3.有光照时,有气体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气体。小组讨论,并在书上填写。跟着老师的引导理解。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提问]:请同学们尝试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光合作用。[小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叶绿体[提高]:让学生了解二氧尝试着在书上写下公式。修正自己的光合作用表达式,认识到光合作用的6个要素。化碳、氧气、水的化学分子式(CO2,O2,H2O)。[讲述]: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教学后记】当堂检测1.当堂检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