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三块钱国币名师说课教材《三块钱国币》中人物的性格是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表现出来的。如戏剧的最后一个回合,女主人一逼、再逼、三逼,大学生却一忍再忍最后“面白手颤,忍无可忍”,才“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当另一只花瓶打碎后,大学生“理屈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过了一会儿,才“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而伶牙俐齿的女主人,因事出意外,只是“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情,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作品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了主仆之间、大学生与女主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在一定程度上讽刺了警察的趋炎附势。教法1.情景体验法:设置场景,排演全剧,弄清矛盾冲突的过程。2.分析讨论法:体会“花瓶事件”的妙处,分析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了怎样的矛盾冲突。板书设计结构人物剧情人物形象开端吴太太自言自语埋怨女仆吴太太[杨长雄坐着看书与友下棋吝啬、自私、尖酸刻薄逼人太甚、缺乏同情泼妇骂街、胡搅蛮缠发展(两次交锋)吴太太逼仆赔钱典押铺盖杨长雄不应赔钱不应典押高潮吴太太忍无可忍打碎花瓶杨长雄杨长雄争吵谩骂不依不饶敢想敢说、仗义执言、嘲笑对手、见义勇为、扶弱抑强、性格刚烈结局杨长雄握紧拳头掏出纸币吴太太一时语塞抢过纸币基础整理1.字音认读2.字形辨识3.词语积累灵犀:古代传说,犀牛角有白纹,感应灵敏,所以称犀牛角为“灵犀”,比喻心领神会,感情共鸣。袒护: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取物。流离颠沛: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忍无可忍:忍受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4.词语辨析权利·权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5.文学常识丁西林(1893—1974),戏剧家、物理学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县人。主要作品集有《西林独幕剧集》《西林戏剧集》和《丁西林剧作选》等。重难突破1.结合本文,说说剧情的戏剧冲突,并分析这样安排的妙处。剧本结构严谨,矛盾集中,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的情节,而将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作为矛盾的焦点,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的。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作者这样安排剧本的结构与冲突,能更好地展开情节,突出问题。2.本剧的人物语言很有特色,试分析成众和杨长雄的语言。成众找杨长雄下棋,杨要在里面下,成要在外面下。当成众了解了杨长雄的意思时,说:“喔!里面和外面一样!”通过重说的“一样”,成向杨传递了这样的意思:外面环境的的确恶劣,但是像她这号人,逃到屋里就能避开嚷嚷?别睬她,不当回事就是了。开局以后两人下着下着,杨长雄将军,成众说:“老兄,你也应该客气客气啊!怎么连将军你说都不说一声!”这里的“客气”是吴太太刚用过的词,她说让李嫂照原价赔偿“可算是十二分的客气了”。成众将“客气”拿过来就用,表面上说杨长雄应该学学吴太太的礼让,实际意思是:人家不该赔又赔不起却硬要人家陪,这也算有礼貌肯让利?恐怕只有天晓得!又如:听着吴太太一迭连声地标榜宽厚、哭穷叫苦,成众提议打赌出钱送给李嫂还债,言下之意是:一定要让李嫂赔上这三块钱啊,否则吴太太受的损失太大,太吃亏了!这时杨长雄又接过话头,模仿吴太太的口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抱怨文具用品价格飞涨,以致弄得自己生活贫困,不像吴太太那样有利可以让人。以上这些针对吴太太而发的话语,其中当然含有讽刺意味,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