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知识讲座(一)各位校长、老师同志们:受教研教研室的委托,要我在这里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问题作一个中心发言,旨在抛砖引玉。下面我将分两部份来说明。一是对学法指导的基本理论的认识;二是开展学法指导的工作建议。有关学法指导的基本理论一、学法指导的定义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指导的简称,它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训练,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主动的运用于自已的学习实践,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行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二、学法指导的意义从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是师生情知互动的动态运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实施教法,学生体验学法。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交融过程,研究教学过程就必须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下大力研究学法。从教学任务看:学法指导是各学科重要的教学任务,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此外,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也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培养目标看: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它可以指导学生调节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从学生素质的形成看:知识和教育的影响必须经过内化才能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学生运用学法的过程正是其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说学法指导是加速学生内化的有效凭借。从社会发展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知识成倍增长,学生只有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三、学法指导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原则就是指要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思维特点、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2.操作性原则。所谓操作性原则是指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方法训练和相应的学科运用实践(即操作),使之完成学习方法的输入、储存、转化、输出的全过程,从而将学习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构成要素。3.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在实施学法指导的过程中要坚持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心理、学习规律研究的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提高的结合,学法指导与教学方法同步改革的结合,学法的理论指导和学法实际训练的结合,以使学法指导取得最佳效果。4.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是指学法指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规律、学习原则、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等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5.多样性原则。所谓多样性原则是指学法指导应采取多样的方法,既可以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也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学法指导;既可以直接讲授学法知识,也可以由学生感悟总结。6.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实施学法指导的过程中时刻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我明确学习目标、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自我保持学习兴趣、自我反馈调节学习行为与策略,从而加速学生对学法的内化过程。7.诊断性原则。所谓诊断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实施学法指导前应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诊断,以使学法指导更具针对性。一般来说,实施诊断性原则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找到信息并发现问题,进而对学生进行学情诊断。四、学法指导的基本方法1.讲授式指导法。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基本程序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理解、内化这种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