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教材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延伸,是后继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时主要探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难点:正确认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二、学生分析通过初中学习,学生对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重要事件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但缺乏的是深入探究事件的能力及将分散的事件进行整合的能力,同时对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但高中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学习态度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同时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2.理解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受个案的“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和铭记经济建设的艰辛。领悟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基础。2.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有能力解决问题,并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3.领悟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事实。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ppt课件:课前学生按照任务要求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为课堂展示和教师设计相关学习问题做准备。希望可以通过课前相关工作让学生提前对课本知识有所了解。2.视频:《钢铁年代》片尾曲mv。在导入新课环节使用,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欣赏音乐,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3.ppt课件:在授课环节使用。通过使用ppt课件讲学生整理的资料和教师的问题设计整合到一起,完成本课的授课和学习,还有对本课知识的当堂练习和巩固。4.电子邮箱:课后完成作业上交使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收缴作业和批阅,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在学习中的疑问困惑。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展示《钢铁年代》海观看课件和mvppt;视频报,播放片尾曲mv自主学习提出思考问题展示搜集材料,完成学习任务ppt研讨、探究提出探究问题展示搜集材料,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问题ppt讲授对知识线索进行梳理和归纳整理笔记,完成学案ppt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互评课堂训练展示题目完成题目ppt作业教师针对本课重难点设计题目发送作业到daomo_911@163.com完成作业并把作业发送到教师邮箱电子邮件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ppt课件前置导学,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能够在课前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提前了解,进行预习。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3.创设新情景,采取三幕剧的形式带领学生对本课展开学习,即能呼应导入新课的《钢铁年代》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使整个情景具有整体感,又能把本课所讲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阶段梳理清楚4.作业收缴采取电子邮件形式可以使的作业收缴及时有效,效率提高,而且便于整理保存,为以后的复习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