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九年级化学模拟考一模质量分析2九年级化学县模拟考一模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试题内容的编排与中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二、分值比例的分布本次模拟考试试卷,共设四个大题包括30个小题,有选择题20题(40分)、填空及简答题6题(36分)、实验与探究题3题(18分)、计算题1题(6分),共100分。试题易、中、难比例大约为6:3:1。试题考点能紧密围绕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点,重视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从化学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各个知识点在试卷上的渗透情况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全卷立足基础,涉及的知识面广,较好地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两个变化、物质的分类、原子的结构、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化学3用语、化学符号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如第29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4、16、24、25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1、2、3、4、17、21(2)、23(1)24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考生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情况看,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0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7、18和20题,第17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化肥区分能力;第19题是主要考查学生对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顺序掌握的程度;第20题是考的是除杂。从这几题来看,学生这几方面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还不够,应加强这几方面的4学习。第二题,填空题与简答题,总分36分,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宏观要说组成,不能说构成;而微观要说构成,不能说组成。2、方程式记不住,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反应也列入基本反应类型中。。3、不知道食品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4、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5、做物质的推断题,对一些特殊离子的性质没有识记住,如蓝色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别人的呼吸必不可少的气体是氧气等。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本题失分较多的就是实验操作及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有对铁钉生锈的条件描述不准确。第四题,计算题,计算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溶液之间反应的实质是溶质参见反应。五、复习教学在试卷上的反映情况本次考试整套试卷看起来并不难,但学生要想做得全对也并不容易,通过分析说明了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较差,抓不住本质,化学知识铺垫及其不够。5(2)读图、读表、读题分析能力差,基本概念不清,容易混淆,迁移能力差、探究能力差、学习习惯差。(3)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少数同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过关,说明平时训练力度不够。(4)能力与方法问题。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题、开放性试题、主观题的得分率较低。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完整、不全面。除了双基存在问题外,主要原因是: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自学迁移、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很不熟悉。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针对本次一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