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娥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作者和戏剧的文学常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2、分析本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在学生预习、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导、讲授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2、感受作者对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的揭露和为人民伸张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愿望,也认识作家对天的怀疑和依赖始终交织在一起的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并能从人物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中获得启迪。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把握有关作者和元杂剧的文学常识。2、对照注释,疏通文字。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提问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教师提供资料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如何阅读较长的戏剧,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预习任务一、认真对照课文注解阅读文本,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二、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元杂剧、关汉卿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三、概括课文节选的“楔子”、另三折的故事大意。有关元杂剧的文学常识:1、①元曲分为散曲、杂剧;②散曲分为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套曲(一宫调数曲子);③杂剧包括:散曲+“科”+“白”。2、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的楔子放在折与折之间,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每折包括多个场次,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3、元杂剧的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末:正末、外末、副末、大末、小末;旦: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净:副净、二净等。杂角: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4、元杂剧的语言:唱: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白:散白韵白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科:是舞台提示(动作、表情、舞台效果)自主检测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楔子()当垆()尸骸()绣闼()鳏寡()亲眷()恓惶()隅头()冗长()撚断()2.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功名未遂()准了这银子()典刑()错勘()负屈衔冤()暑气暄()官吏每()嗟怨()湛湛蓝天()亢旱()哥哥行()恁的()3.杂剧常识填空①杂剧角色分为_____、_____、_____、四大类。其中________为男主角,________为女主角。②杂剧的舞台演出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_________问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