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学习要点】1.探究景物描写的方式。☆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夜归鹿门歌》中是如何写景的。【探究活动】探究《夜归鹿门歌》中对比的手法和效果。【教师释疑】景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是顺序、着眼点和手法,在手法中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讨论明确】前四句中,“山寺”句以钟鸣衬托隐居地环境的清幽,而这又与争渡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四句人“向江村”,而我却“归鹿门”,更是表现了诗人与世人的相异之处。后四句中,静态的环境描写与动态的人物描摹形成对比,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表现了诗人对于先贤的仰慕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要点二: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活动】《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是如何进行景物描写的?【教师释疑】景物描写的方式主要是顺序、着眼点和手法,在手法中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讨论明确】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南柯子忆旧仲殊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5分)【答案】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答任意两点给4分,3点给5分)【解析】试题分析:写景的技巧除了修辞手法之外,还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等。此词上阙“十里”“路带沙”是远近结合。“青山”“潮”是静景,“啼鸟”是动景。“啼鸟怨年华”又是拟人的手法。(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案】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每点2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