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教材分析本课引言从中日两国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截然相反的反映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争究竟给两国带来了什么。使学生能从历史、现实两个时期,中日两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战争的影响,以史为戒,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中心问题。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日军的滔天罪行”记录了日军在华的种种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抗战的胜利”首先介绍百团大战,它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其次还介绍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的内容,进一步把中国的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地联系起来。抗战的胜利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二、学生分析《抗日战争》同学都很熟悉,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知识储备较好,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已经学会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性分析不够全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开阔的视野,所以要通过本课让学生在感情升华的同时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站在更高的视角理性分析这场战争,全面认识中国的抗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课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通过电影资料剪辑,声音的剪辑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前渲染,播放抗战胜利70周年国庆阅兵片段和《国歌》,国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利用大量的图片,播放“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南京大屠杀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加深学生对日本法西斯罪恶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的国庆阅兵视频,播放国歌。牢记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到了最危险的时观看视频、同唱国歌利用多媒体播放候?什么原因导致的?讲授通过PPT材料,列举日本近代以来的侵华历史事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历史。通过图片展现日军犯下了的滔天罪行,激情饱满讲授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分组讨论,合作学习,通过提供的材料,归纳重大历史事件,直观地感受日本侵华。感受中国的全民族抗战的力量。PPT、视频资料探究展示关于抗战胜利原因的历史资料。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调动兴趣,引发积极思考,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