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前两章各知识点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心潮澎湃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2、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D.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情况,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3、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火星4、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5、“太阳从东方升起”,参照物是____;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6、在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D.乙火炬一定静止7、一辆汽车正以18km/h的速度在雨中向北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竖直下落,这一现象说明窗外刮的是______风,风的速度是______m/s。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3﹣3=×10=×10m67=15×10=×10μm33=×10m=×10cm66﹣24×10cm=×10×10m=×10m8、用某刻度尺测的天立学校的楼梯宽度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9、教室的窗上需要安装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为合理?()A.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2m的钢卷尺B.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00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0cm的学生用塑料尺D.游标卡尺10、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B.C.D.11、在考试中,小明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男孩子的脚长约为42cmB.课桌的高度约C.教室门的高度约2mD.2B铅笔的长约30cm12、下列是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13、D.14、甲:分度值:_________读数:___________乙:分度值:_________读数: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16、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应改为______;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______.1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应怎样改正_________。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在测量过程中,肯定会有误差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20、一个物体平均在1分钟内运动66米,则该物体最有可能是()A.步行的人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C.蚂蚁D.普通列车21、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重要方法,根据v=s/t可以判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其速度v与位移s成正比B.其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C.其速度v与位移s成正比,其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D.其速度v与位移s和时间t都无关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