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_第3页
3/3
《六国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2、诵读法;3、质疑与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宋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自比于贾谊,欧阳修称赞他的文章“精辩雄伟”,以为“贾谊、刘向不能过”。他的文风雄辩,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苏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散文园地独放的一枝奇葩《六国论》。二、解读课题、作者及有关背景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2、简介作者:苏洵(1009--1066),北宋著名散文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县)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3、简介时代背景: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写下了这篇醒世之文。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4、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圈点重要字词句。5、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6、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段。1、让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问题讨论:(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限”的对比。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2、3段。1、让学生找出围绕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第1课《六国论》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