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干扰素研究进展摘要: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本文综述了干扰素的作用机理,分类,适应性与不良反应,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关键字:干扰素乙型肝炎病毒前景Abstract:Interferon(IFN)isabroad-spectrumdisease-resistantpoison,notdirectlykillingorinhibitingthevirus,whichmainlythroughthecellsurfacereceptor,sactionmakescellsproduceantivirusprotein.Thusinhibitinghepatitisbvirusreplication,stillcanincreasenaturalkillercells(NKcells)atthesametimeandmacrophagesandTlymphocytevigor,whichhasimmunedadjustmentfunction,andenhancedantiviralcapacity.Interferonisagroupwhichhasavarietyoffunctionsofactiveprotein(mainlyglycoprotein).Thispaperreviewedthemechanismofaction,andclassificationofinterferon,adaptabilityandadversingreactions,andputsforwardthefuture.Keyword:Interferon;hepatitisbvirus;prospect.干扰素的发现及概要:1957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Alick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员JeanLindenmann,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扰现象时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后者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故将其命名为干扰素。1966-1971年,Friedman发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1],引起了人们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关注,而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报道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4例慢性活动性乙肝,治疗后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于人白细胞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1980-1982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从每1升细胞培养物中可以得到20-40毫升干扰素。从1987年开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干扰素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并且大量投放市场。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X106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素活性开始测出,6小时达高位,48小时基本消失。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干扰素种类很多。例如国产重组IFN-α1型和IFN-α2型[2],进口的干扰能(IFN-α2b)、罗扰素(IFN-α2a)、惠福仁(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及组合干扰素等等。各种亚型的干扰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疗效近似;干扰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干扰素-β[3]制剂进入血液后,稳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素-α的替代制剂。当前国内对干扰素-α[4、5]各亚型制剂的活用较佳剂量为(3~5)X106单位/日,连续用1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20世纪80年代初:瑞士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几乎同时成功研究出第一代基因工程IFNα。1981年初:Pestka等合成并纯化了IFNα-2a,并得到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个基因工程IFNα-2a研制成功并上市后,才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代基因工程IFNα-2b问世,其分子结构与人IFN几乎一致,于1986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此同时,我国侯云德等学者也在研究基因工程IFN的制备。20世纪70年代:干扰素的聚乙二醇化技术被提出,旨在既可延长干扰素的半衰期又可保持其生物活性。21世纪初:聚乙二醇干扰素进入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试验。2005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通过美国FDA批准,正式用于乙肝治疗。1.什么叫干扰素(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