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表,引导学生掌握住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差异。2.通过阅读位置图,了解三城市的地理位置的关系,从而了解长株潭发展的内部联系的必要性。3.了解长株潭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的现状和意义。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目题:“城市群概况、”“三市发展的差异”、“三市的发展联系”。城市群概况主要介绍了三市的主要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三市发展的差异”着手从三市经济的发展的差异,分析了三市在发展中的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三市的发展联系”主要从三市发展的长远规划,重点是三市一体化进行。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节教材要求识记的内容有:三市地理位置、三市的发展差异、湘江、岳麓山等风景名胜。教学建议新课引人:方案①:不游洞庭,怎知水秀连天,烟波浩森;不登衡山,怎知峦岳拔天、峰奇山险;不到湘西,怎知钟灵流秀,览不尽的山水,饮不完的民风;悠悠澎湖。今天我就带同学们去游览“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了解其核心地区长株潭地区。教材第一部分介绍湖南的“城市群概况”,学习自学课本,并完成学案,教师针对学生困惑问题进行讲解。读P7-40位置图完成活动一。提问: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特点。明确:三市位于湖南省的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穿过三市,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交通联系。明确:三市相距不足40km,有铁路、公路、湘江相连。教材第二部分介绍湖南的“三市的发展差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长沙、株洲、湘潭发展差异”图,以提问方式组织教学:1.读图,提问:长沙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明确:省会城市;交通便利;教育、科技、文化发达;一些科技领先全国;名胜古迹众多。2.株洲的优势是什么?明确(铁路枢纽;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化学工业发达。)3.湘潭哪些产业发达?明确:制造业和旅游业;韶山-毛主席的故乡。教材第三部分学习“三市的发展联系”。教师准备“一体化建设”图,把三市的优势的景观照片制成幻灯片,然后分步组织实施教学:1.分析三市的条件。提问:(1)三市为何么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明确: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带动区域的发展。(2)电信部门如何加强三市一体化进程?明确:统一区号,市话标准。(3)交通部门如何确定一体化方案?明确统一公交系统,城际公交车。(4)旅游部门如何进行一体化?明确:整合三市的旅游资源,开拓旅游热线。(5)环保部门如何进行保护湘江?明确:株洲、湘潭、长沙分别位于湘江上中下游,明确各城市的责任,严格保护水资源。(2)怎样避免城市病?明确:分化职能,互通有无,统筹全局。教材最后介绍“两型化社会”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化社会中发展。课后活动:完成学案的达标练习。附板书:一、城市群概况、二、三市发展的差异三、三市的发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