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从欧洲债务危机看新自由主义、金融危机与监管改革内容提要: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和制度缺陷,欧元区部分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尽管危机给欧洲经济复苏和欧元前景蒙下了阴影,但欧洲仍可通过积极应对危机,加快结构性改革,扫除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最终助推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站稳脚跟。关键词:国际金融国际货新自由主义金融改革在1929年-1933年出现过金融、经济危机。那次金融、经济危机从华尔街爆发,后来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大萧条。据文献记载,危机以后,产生了两个跟老百姓直接相关的效应:一是土豆效应,二是口红效应。所谓土豆效应,就是金融危机发生后,老百姓没钱,买不起肉,土豆价格便宜,就大量买土豆吃。肯德基的创始人哈兰-山德士1930年在家乡美国肯塔基州开了一家餐厅,也许与此有关。市场需求猛增致使土豆价格猛涨,使土豆效应产生。什么是口红效应呢?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很多人失业在家闲赋,特别是妇女不好找工作,闲着没事就爱泡酒吧、逛街,买几支口红好好打扮打扮自己,去和男朋友约会,谈情说爱,口红需求量猛增,这就是所谓的口红效应。好莱坞电影产业也是在那次金融危机以后发展起来的。2008年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同样起源于美国,波及到全球,来势凶猛,正在演进过程当中。金融危机像地震,肯定是能量的长期积累,终于爆发了。原因是什么?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是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思潮长期影响和泛滥的结果。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包括中国在内,在金融领域的监管体制与立法方面,都在探讨、总结和改革。2010年伊始,以希腊为起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相继被下调主权评级,欧元大幅贬值,希腊不得不向IMF与德国申请贷款援助,这是继冰岛之后发达国家再次发生的破天荒的求助行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前景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欧元崩溃论”与“局面可控论”两相对立,甚至有人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终结。欧元崩溃的论调难免危言耸听,短期内欧元地位必将受到一定冲击,欧洲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将经受经济结构转型与低迷增长带来的阵痛;长远来看,欧洲各国可能借机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特别是纪律的约束与政策的统一与协调,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欧元仍将是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一、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成因如果说希腊自曝债务问题成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导火索,那么欧元区经济结构失衡则是危机的根本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则将欧洲经济结构问题暴露出来,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缺陷则对危机产生加速与放大效应。(一)经济结构失衡是根本原因全球经济结构失衡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大诱因,这已经被人们讨论很多。事实上,欧元区几乎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缩小版,在欧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不断累积。欧元区经济失衡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核心国与外围国经济结构差异巨大。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之一,德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是世界出口大国,2009年出口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经常帐户余额达到160.6亿美元;而相应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希腊和葡萄牙等是主要的赤字国家(表1)。由于德国内需长期不足,过剩的供给需要通过出口在国际市场消化,欧元区外围国家恰恰是其传统出口市场。与此同时,德国居民储蓄率偏高,德国银行业手中的资金无法在国内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便将资金出借给西班牙、希腊、爱尔兰等外围国家。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德、法国银行共持有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90%的外债。这些资金一方面为资本流入国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一旦债务国负债规模脱离其经济基本面,这种外围国家负债消费、核心国家出口并贷款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持续,违约风险就会增大。欧元区经济不平衡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这正是欧洲目前所经历的危机。(二)制度缺陷的放大效应当然,欧元区并不是世界上负债率最高的地区。2009年,欧元区整体GDP与美国相差不大,但美国政府以1.4万亿美元的负债总额居世界首位;而日本政府债务在2009年甚至占到了GDP的195%。尽管美元、日元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