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我下面从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该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是七年级地理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本章其他各节的主要基础。本节教材共有三个内容:第一部分介绍地势的概念和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地形类型多,山区面积广,并讲述了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第三部分讲述我国主要山脉及走向,这些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二、说学情现状分析:七年级初中学生,刚刚接触专业讲解我国地势地形知识,对地势、地形的概念理解不深,但对名山大川有初浅认识,教学本节内容,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照片、动画等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浓厚兴趣,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本节地理知识,并能对我国壮丽山河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树立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征,了解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2、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3、了解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和特点。4、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理由:地势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必须让学生在读懂我国地形图后,建立一个整体认识,才能理解地势及地形特点。2、教学难点: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理由: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水陆交通、阶梯状分布落差大,蕴含丰富水能资源。②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为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可发展林业、旅游业、水电、采矿业等。五、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得法往往能事半功倍。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教法: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活动教学。现代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现代技能的人,本节教学我侧重于指导学生以下学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六、说教学流程本节教学分四个环节,三个活动,串起本节相关知识,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观看视频资料,导入新课。通过几幅照片,让学生初步认识地势、地形的概念及特点。第二环节:自主学习。本环节设置几道习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并分组展示。通过学生看书完成习题,目的是让学生自主看书,梳理知识,勾画要点。第三环节: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我国地势特征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认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问题一:勾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名称及界限。问题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有何优点和缺点?活动(二):认识我国地形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我国地形图,认识我国地形类型多、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问题1:我国地形类型多,说说各类地形分别对应我国哪些著名地表景观?问题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这对我国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开发山区应注意哪些问题。活动(三):认识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通过阅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认识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及其走向。问题1:我国高大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哪里?问题2:依据我国地势特点,说说我国西部山脉主要是什么走向?东部山脉是什么走向?七、说板书中国地势与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类型多,山区面积广大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分析影响对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因素气候、河流、交通八、说教学反思在平常地理教学中,我还存在许多困惑,借此机会向专家请教。1、初中地理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因其在中考分值小,难得被重视,而地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