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3页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研究背景我校服装专业学生主要来自本市,毕业后绝大多数在本市各服装企业工作。地方产业的特点、行业特征、发展趋势对我校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影响。因此,我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联合行业,联手企业,联系产业。1、关注行业的发展(1)立足行业现实平湖是全国闻名的服装大市。2006年,平湖服装行业拥有服装企业1300多家,实现利税14532万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均居全市各行业之首。庞大的行业规模,使服装行业人才数量频频告急。(2)面向岗位需求我市服装企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流程复杂、岗位分工精细。因此,除了需要大批的流水操作工以外,还需要样衣工、业务接单员、服装制版员、服装生产文件编制员和现场生产管理员(班组长)等中初级技术、管理人员。精细的岗位分工,企业期盼着多样化、专业化人才。(3)瞄准产业转型我市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大部分是“订单加工”型。开创自己的品牌,从“贴牌”向“创牌”是今后服装行业发展的趋势。“创牌”型服装企业的工作流程更加复杂。按产品运作流程可分为产品企划、信息分析、面辅料供应、产品设计(包括款式设计、板型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店面设计、橱窗陈列等环节。这就要求服装行业的员工素质更趋专业化和综合化。目前,全市的多家服装企业已经建立服装研发中心,走“自主创牌、技术密集”的服装生产发展之路已见端倪。企业的呼唤着“巧设计、善制版、精工艺”的综合型人才。2、倾听行业的呼唤本研究实施之前,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走访了平湖市大中型服装企业116家。与企业老总、生产厂长、公司经理、技术科长、车间主任、班组长进行交流,第2页共23页第1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3页了解我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从业状况。其中58家企业认为,我校提供的就业学生,规格太单调。企业急需服装贸易、基层管理人员。63家企业认为,我校学生专业能力单一。服装企业批量生产的流程不熟悉,编写工艺单、核算生产成本等能力薄弱。41家企业反映,我校学生适应能力不强。似乎都懂一点,但真的要独挡一面,却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岗位锻炼。38家企业还指出,我校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与领导的沟通、与同事间的理解、在工作中的协作显得不够流畅。3、反思教学的遗憾反思我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形成上述人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1)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技能的宽广度不够专业按传统裁缝店里的“缝纫工”要求设置培养目标。主干课程《服装缝制工艺》课占据时间过多,内容过于陈旧。一直以学生能精做男西装为显性目标。而精做男西装不仅费时、费工、费力,反复训练成本又高。而且,现代服装企业有很多技术型岗位,诸如制版、推档、制单、跟单等实用性技能却很少有时间深入钻研。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薄弱,外贸知识的匮乏,致使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面窄,与企业现实的岗位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课程类型结构单调,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度不高传统服装专业的课程结构呈现单一的纵向结构,纵向的延伸呈现为三段式结构,上一段课程为下一段课程服务。体现在文化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设计、制版和工艺三大专业能力通过各自的课程载体培养和形成。由于,教学过程缺乏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教学没有构成完整的职业岗位资格体系。(3)学科课程各自为阵,教学体系功能的整体性不强长期以来,传统的服装专业课程“学科本位”倾向严重。各学科各自为阵,条块分割。教学中强调本学科教学体系的完整、严密,追求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学生只是从新、奇、特的角度“画服装”,夸张的比例、装饰性的线条,使漂亮的服装画与服装本身结构、造型与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第3页共23页第2页共2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3页等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