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阅读鉴赏板块的古代诗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有一定的诗歌积累,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的文采性需要加强。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品味诗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现技巧,感悟诗人情感这些角度来鉴赏诗歌。(三)教学环境分析导入新课时利用QQ影音来播放徐小凤的歌曲《虞美人》,让学生体会到词的音韵美,又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初步领悟到本词的感情基调。在朗读环节借助音频和图像营造意境,同时借助名家范读,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总结环节借助幻灯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李煜其人其作(2)过程与方法:运用文眼导读法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李煜其人其作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步骤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整合点与软件导入课文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体会词的音韵美,通过幽怨的音乐氛围,初步领悟本词的感情基调。利用QQ影音播放歌曲,营造氛围。介绍作者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作者介绍:是为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作为对诗词理解的基础。在PPT中显示作者生平,配以《虞美人》古琴曲,为理解本诗的感情基调打下基础。理清思路,指导背诵。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问答对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朗读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词的大体意思,为后文讲解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主要是通过读课文让学生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利用PPS影音播放名家朗诵视频,形象直观地指导朗读。研习重要文句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