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岳麓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I)第5单元第1课(总第18课)的内容。课标要求为:“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本单元讲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为科学、由理论变成为实践、由理想变成为现实、由一国走向多国的历程。本课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具体实践。本课教材涉及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强、理解难度较大,但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因此在备课时需充分挖掘、合理整合教材,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但本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兴趣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兴趣不高。课前预习学导学案的下发,对马克思主义的生的背景、过程、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内容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质疑。在针对其特点、实质和影响的分析,学生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内容和意义,巴黎公社革命措施、政权性质、意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和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众多思想家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学习巴黎公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利用导学案,课前学生自主学习、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概念图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通过图片、视频资料,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看图片并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PPT、图片探究教师引导每个小组对个性化疑难进行探讨,提出必须讨论的典型疑难(重点)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长分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疑难PPT、图片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互评PPT展示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建构体系教师展示概念图的基本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图架构历史启示和感悟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微课程前置导学,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通过合作学习,并能够在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2.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4.概念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