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能简单运用;初步学习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归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建立;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学习,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学重点: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①()电子——化合价()——被()——是()剂——具有()性质——得到()产物②()电子——化合价()——被()——是()剂——具有()性质——得到()产物[拓展研究]一、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规律1、价态规律常见氧化剂:常见还原剂:2、电子守恒规律[例题]当溶液中XO4—与H2O2的分子个数之比恰好为2:5,溶液中的XO4—被用心爱心专心1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A.+1B.+2C.+3D.+43、性质传递规律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原子还原性,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F,Cl,Br,I,S单质(原子)氧化性逐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逐渐[例题]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顺序,正确的是()①F2+2NaCl(熔融)=2NaF+Cl2②Cl2+2NaBr=2NaCl+Br2③Br2+2NaI=2NaBr+I2A.F2>Br2>I2>Cl2B.I2>Br2>Cl2>F2C.F2>Cl2>Br2>I2D.NaI>NaBr>NaCl>NaF4、反应先后规律随堂练习:1、根据下列反应:①2H2S+SO2=3S↓+2H2O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④I2+SO2+2H2O=H2SO4+2HI判断氧化性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l2>I2>FeCl3>SO2>SB.Cl2>FeCl3>I2>SO2>S用心爱心专心2C.Cl2>FeCl3>SO2>I2>SD.FeCl3>Cl2>I2>SO2>S2、一些酸在反应中可以表现多重性质,如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HCl既表现酸性,又表现还原性。请分析下列反应中酸的作用。(1)NaOH+HCl=NaCl+H2O,HCl(2)H2S+H2SO4(浓)=S↓+SO2↑+2H2O,H2SO4(3)MnO2+4HCl(浓)MnCl2+Cl2↑+2H2O,HCl(4)Cu+2H2SO4(浓)CuSO4+SO2↑+2H2O,H2SO43、在Fe、Fe2+、Cl2、Cl-、Na+几种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氧化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用心爱心专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