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课题4.1一元二次方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a≠0,“项”和“系数”教法及教具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情境创设1、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1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10,求这两个数。二、探索活动上述问题可用方程解决:问题1中可设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x(x+10)=900问题2中可设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5(1+x)2=7.2问题3中可设这个正方形的连长为x,则可列方程:2x2=15问题4中可设较小的一个数为x,则可列方程:x(x+3)=10观察上面列出的4个方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从方程的概念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归纳:像上述方程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注: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即符合三个条件:①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③整式方程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ax2+bx+c=0(a、b、c是常数,且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叫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三、例题教学例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略例2判断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⑴2(x2-1)=3y⑵⑶(x-3)2=(x+5)2⑷mx2+3x-2=0⑸(a2+1)x2+(2a-1)x+5―a=0例3把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⑴2(x2-1)=3x⑵3(x-3)2=(x+2)2+7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三要素。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课题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形如(x+m)2=n(n≥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2、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理解直接开平方法与平方根的定义的关系教法及教具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情境创设我们曾学习过平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现在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平方根?平方根有哪些性质?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用式子表示: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平方根有下列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的;(2)零的平方根是零;(3)负数没有平方根。如何求出适合等式x2=4的x的值呢?二、探索活动根据平方根的定义,由x2=4可知,x就是4的平方根,因此x的值为2和-2即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x2=4x=±2即此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x1=2,x2=-2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三、例题教学例1解下列方程:(1)x2=2(2)4x2-1=0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分析:第1题直接用开平方法解;第2题可先将-1移项,再两边同时除以4化为x2=a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之。例2解下列方程:⑴(x+1)2=2⑵(x-1)2-4=0⑶12(3-x)2-3=0分析:第1小题中只要将(x+1)看成是一个整体,就可以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第2小题先将-4移到方程的右边,再同第1小题一样地解;第3小题先将-3移到方程的右边,再两边同除以12,再同第1小题一样地去解即可。小结: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具有(x+m)2=n(n≥0)的形式,那么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将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且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四、课堂练习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