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地理环境差异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地理环境差异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难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自然景观图和四幅人文景观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景观差异这节课我们学习_中国的地理差异活动2【活动】(二)导学点一地理差异显著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P2文字部分和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生活动2学生看多媒体的景观图分小组讨论【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说出它们的景观差异】然后学生接着看多媒体说出形成每一种景观差异的原因学生活动3学生阅读课本P3第一自然段的文字部分然后回答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西部以________为主,东部以_______为主。2、人口、城市、交通线有________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__,西部________。活动3【活动】(三)导学点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忆一忆学生看多媒体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要求每看一幅图说出一条地理意义并进行抢答)2学生继续看多媒体课件说出其余的地理意义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1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活动4【测试】四、达标测试:1.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2.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A.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B.农作物一年一熟C.耕地多以水田为主D.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资源:南丰北缺B.人们主食:南面北米C.传统运输:南船北马D.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拓展训练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饮食习惯:南()北()7.工业结构:南()北()8.武术专长:南()北()9.方言种类:南()北()活动5【讲授】五、课堂小结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二、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