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课题鹊踏枝冯延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诗词。2、理解《鹊踏枝》一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重点2、了解作者冯延巳词风,理解词中的意境。难点了解作者冯延巳词风,理解词中的意境。教法点拨、交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南唐派”的词,“南唐派”的代表是“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下面我们学那位宰相冯延巳的一首《鹊踏枝》。二、朗读鹊踏枝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旧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三、理解1、教师简介春天悄悄来临了。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如何理解《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闲情”?(这首词写的是春日怀人,词的核心情感是“闲情”二字,这里的“闲情”就是“闲愁”。我们可作多种联想,“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2、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意境?(课文后附)(这首词的结句最为人赞赏,有画意,似有雕塑造型。抒情主人公独立小桥,冷风吹衣,树梢上已升起一轮弯弯的新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愁。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因此,就只能拖着瘦羸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2、看注解,合理想像,同学合作,理出词的大意(谁道是那愁情抛了又来,久久不能离开。每到那春天,惆怅还是依旧袭来。每天在花下饮酒浇愁,可身体却因酒而坏。镜中的容貌也一天天地瘦来。走上河畔,堤岸杨柳依依,满地碧绿青草在。问心中的愁绪啊,为什么年年在心头徘徊?独自站在桥上,冷风飕飕,只钻袖怀。一轮新月已经升到树梢,可怜人啊,归回步子才迈。)(陈庆德翻译)四、背诵、作业情景交融,韵味无穷,有一种凄清之美。)3、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高明地写出闲愁的连续性的。(课文后附)(这首词还写出了闲愁的连续性。年年日日,闲愁都挥之不去。天天在花前饮酒,应该是非常快乐逍遥,可每饮必醉,连美酒都无法消解,足见闲愁的沉重。镜子里朱颜消瘦,面容憔悴,也是闲愁所致,进一步写出闲愁的沉重。下片宕开,将画面移向河畔草地、堤上杨柳,境界为之开阔,思绪也随之转移。但轻松的情绪稍纵即逝,“新愁”又袭上心头。上片说“日日”,下片说“年年”,各有侧重。)板书作业背诵全诗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