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橐驼(tuó)病偻(lǚ)早实以蕃(fán)寿且孳(zī)勖尔植(xù)早缫而绪(sāo)飧饔(sūn)(yōnɡ)莳(shì)长人者(zhǎnɡ)二、辨识通假(1)既然已(“已”通“矣”,了)(2)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三、一词多义(1)病(2)顾(3)且四、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词作动词,起名)(2)早实以蕃(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根拳而土易(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4)其筑欲密(名词作动词,捣土)(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用指甲划破)(6)故乡人号之“驼”(名词作动词,称呼,称作)(7)而卒以祸(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9)旦视而暮抚(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0)驼业种树(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果早;使……果实多)(12)非有能硕茂之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五、古今异义(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古义:暗中观察。今义:暗中观望,等待时机,含贬义。(2)以致其性焉尔古义:使……充分发展。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劣的人。(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六、文言句式(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句)译文:我只知道种树罢了,为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宾语前置句)译文:又凭什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3)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省略句)译文: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作为对官吏们的警戒。[资料链接]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主要作品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这篇寓言体的传记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形形色色的古代传记传记是一种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文体。在我国古代,它是随着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而诞生的。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史传是正史所记载的人物传记。史传的诞生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后来官修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忌讳多,行文过于冷峻,可读性差一些。总的来说,史传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多,成就也最高。史外传是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传记,又称杂体传。它写的多是当代人物,对传主往往不做全面的介绍,而是就其突出的方面作简要记载,精巧灵活,文学色彩浓,是传记文学中较轻便的一种形式。它包括“自传”“别传”“外传”“补传”“行状”“事略”“墓志”等不同的小类。它的产生稍后于史传。我国古代传记有三个特点:①事迹务求真实,表达可带主观色彩;②强调写出传主的性格特征;③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文本鉴赏]本文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