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北京版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教学重、难点:1、本文寓意的理解。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我们刚学过他的《师说》,还知道他的《谏迎佛骨表》;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就反应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什么政治观点。二、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又称“柳柳州”。生于长安,九岁时因避战乱,曾随祖父辗转到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少年时即因文章而有“奇名”。贞元九年(793)中进土。后来在朝中任职,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集团。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在被贬途中,朝中有人认为贬得太轻,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刘禹锡等七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他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不少诗文名篇。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的“八司马”中尚存活的几位被召回长安,但仅过了一个月,他们又被放逐到远州做刺史,柳宗元去柳州赴任。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备受折磨,四年后病逝于任所。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有很多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作品。三、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划出不懂的字词句;2、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并注出意义及用法。四、检查初读掌握情况:1、请一生朗读课文,师纠正读音及停顿,评价朗读情况。2、请一生说明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其意义和用法,教师作出取舍,分类板书,然后完成下列习题。(1)解释加点词语。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滋长,繁殖)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移之官理(治,统治)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遂而鸡豚(成,养大)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故病且怠(穷困)(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A以致其性焉尔(本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生长)凡植木之性(方法)见长人者好烦其令(治理)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表因果关系连词,所以)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作为)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为)(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期肤以验其生枯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①③④⑦/②/⑤⑥⑨/⑧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4)说明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虽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连词,即使)2、因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以为号焉(连词,表示结果,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3、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