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四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也是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的开始。落后与先进、专制与民主在世界的东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课着重要讲清楚内阁制度的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所带来的影响。明清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日益走向衰落。本课通过介绍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逐步加强,并与同一时代西方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史实相比较,从政治制度层面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二、学生分析本节内容对高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方面,学生通过教材所获得的知识信息有限,另一方面,限于学生学习时间的紧张,即使有可以充分运用的网络资源,也很难去真正落实运用。这就导致学生对教材、课堂的依赖性较大。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及多种因素的考虑,教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讲授激起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所以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内涵和外延,运用史料、采用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明初设三司、废丞相史实的学习,理解这些措施使我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通过学习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区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能力;3.通过对清朝政治制度的学习,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了极端,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4.通过与同一时代的西方建立近代民主制度相比较,探究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从而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多媒体上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课要尽量充分运用多媒体,可以包括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时政新闻、视频、图片资料、文史资料等。在新授课中,通过各种视频、图片资料进行引导,并与文字资料相配合,使学生对历史史实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形成直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明朝内阁发展过程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生达到明清政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新课】:PPT展示《烦恼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烦死了:朝中有官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教师提出问题:皇帝有烦恼吗?他们的烦恼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清的皇帝的烦恼?思考、回答问题。PPT【课标展示】:PPT展示教学重难点:1、重点:内阁的设立;军机处的设立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齐声朗读PPT【讲授新课】教师PPT展示问题:烦恼(一):宰相要造反(宰相制度的废除)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引言部分及第一节内容,思考:1、烦恼的原因?2、对策?3、结果?师生互动:第1.2题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用PPT展示参考答案:1、烦恼的原因: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PPT2.对策: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并下令以后永远不许设相。第3题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利用PPT展示材料: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