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课为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单元第2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专题课题——《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关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有学习本课基本的知识储备,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基本史实。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4)通过探究,理解20世纪的三大经济模式,体会对这三种模式的认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主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WORD、ppt和思维导图。视频导入:在上课导入部分,通过情境设置,播放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在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繁荣景象,视频的最后提到一场噩梦即将来临,以此导入新课,目的在于以此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多媒体展示部分炉边谈话的内容,蓝鹰标志,田纳西水利工程以及部分社会立法的名称,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新政内容起到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打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新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计划和市场对发展经济的关系,最后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本节课的内容生成比较形象系统的知识框架。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思考回答问题视频危机》探究合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思考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案题目;针对不会的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PPT课堂巩固展示选择题、史料解答题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典型习题量化表格,展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的主干知识。回顾本课知识,构建知识体系ppt制作知识框架展示知识脉络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教学学设计应该既有趣味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同时又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