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引出近代中国的发展史。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洗刷百年屈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为以后新中国历史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基础作用。二、学生分析学生对解放战争在初中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了解的也比较多。所以在高中的接学环节中,战争过程简单概述,就一些细节问题和考试经常涉及到的知识,多花费时间去讲解,注重对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在讲课过程中,我将力求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重庆谈判的内容及意义;了解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史实;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过程与方法播发影片,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对史实的了解;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共和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前夕的态度和做法;设置问题探究和对照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共所作的争取和平避免内战的努力,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是其走向失败的必然结果,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中形成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在课堂上我将采用PPT制作技术、视频截取和组合、表格制作技术等技术手段。1、情景式导入,运用图文问题导入以激发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引入大量图片、资料,指导思路,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正确认识。在分析解放战争前后国共实力的对比中,运用大量的图片,通过表格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具体的数据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问题。3、通过视频、图片、表格及文字材料的充分运用,让学生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使学生增强爱国意识,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问题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学生思考PPT展示—毛泽东问题1、这三年究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问题2、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讲授基础知识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马上发动内战?学生归纳总结PPT展示大量图文资料小组探究合作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小组讨论PPT切换图片、文字材料讲授基础知识内战爆发初期的标志,战略战术,结果学生限时记忆PPT图片展示小组探究合作战略反攻准备的条件?学生小组讨论播放战略反攻前的国共实力对比的视频讲授基础知识识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过程、结果学生归纳总结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探究合作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PPT展示图文材料课堂检测限时训练,提问做题,举手回答PPT展示答案知识构建总结升华学生总结用投影仪展示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节课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教学功能,采用丰富的课件资源和图片、视频资料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构建了以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内涵的学习体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张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本课内容还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并且采用学生讲解的方式,更能准确及时的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时给与学士及时的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