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理解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浓度、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实验,启发学生总结归纳出浓度、温度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及总结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2.体验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教学过程】一、影响因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1.浓度的影响: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2.压强的影响:(仅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加体系的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体系的压强,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温度的影响:升高体系的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体系的温度,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4.催化剂的影响:使用正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5.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光、固体颗粒大小、溶剂等二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引出课题投影数据1:上次课的一组平衡状态实验数据思考:1.1反应条件的改变,是否会引起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思考复习回顾、以旧带新,引出课题环节二探究温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原平衡状态的改变?为什么?1.2哪些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引起Qc与Kc的不等?1.3平衡移动的规律是什么?板书: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探究问题一:温度改变对平衡移动影响的规律板书:一、温度思考:2.1温度改变时,平衡常数如何改变?投影数据2:不同温度条件下,一些吸、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据实验素材1:一种N2O4===2NO2,△H>0反应的平衡体系任务:请同学们以此反应的一种平衡状态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探究温度改变平衡移动的规律2.2能否依据Qc、Kc判据预测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反应现象?板书:△H>0,升高温度,Kc变大,QcKc平衡逆向移动。请同学们汇报实验现象和所获得的问题观察实验数据,学生分析、归纳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的规律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学生汇报学生实验学生汇报实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对平衡移动产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的目的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QcKc判据)设计实验、预测现象,实验观察,获得结论,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科学研究过环节三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环节四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结论。2.3若△H<0,温度改变平衡将如何移动?请同学们依据2NO2===N2O4,△H<0反应,仿照前面加以分析。板书:△H<0,升高温度,Kc变小,Qc>Kc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Kc变大,QcKc,平衡逆向移动。小结2: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思考生产、生活中的问题:1、工业制硫酸的主反应:2SO2+O2===2SO3△H<02、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H<0根据我们今天研究的结论,推测在工业生产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生产条件,有利于提高产物SO3(NH3)的产率?总结反思:(1)科学方法(2)科学知识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学生倾听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2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