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周彬教授报告会有感听周彬教授讲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的培训心得2014年4月12日,XX县区教师阅读工程暨2014年“研训赛”集中活动在建业国际学校如约举行。来自XX县区各个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都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首先迎来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周彬教授,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引得在场所有的人阵阵掌声和欢笑,这次报告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中了解到了教学与读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教育的真谛。周彬教授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开始他的报告,向我们提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谈到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他讲到:学生考的好不好与老师听的课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买书看书,在书中多找几种方法,再去问老教师。他以生动的实例给我们讲解了新入职老师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讲到思考才能成长,老师一定要有自信。我认为思考和自信在教学中确实很重要,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使我们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去好好思考一些问题。他接下来又重点讲了教学中的备课、预习和成绩的问题。在讲到备课时,首先提到的是怎么去吸引学生,这是老师应该考虑的事情,内容随便怎么讲都是可以的,关键一点是如何去吸引学生。其次讲到所有的有效只有做减法才能有效。在教学中,老师是帮学生在学习的1时候如何偷懒的。在这一点上周教授又提到了“思考”这个词,他说人越是累的时候,越要腾出时间思考。在讲到教材中知识重点时,老教师与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老教师会把两个知识点分成一个重点和一个非重点,一个月时间里的二十八天讲重点,剩下两天讲非重点,这样学生也能很清楚的把重点学好。否则,如果重点很多,一学期下来,重点也第1页共2页会变成非重点。“老师要用一生去备课。”是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们老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就不要堂堂去备课。我们备课要把课串起来,一备可以把一周的课都备了。一个好老师,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的把教材教给学生,而是先把教材梳理一下,再分轻重缓急的教给学生。周教授还提到现在的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提倡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要放任课堂。现在好多课堂会挤出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学习,然后再导入新课又用这么多时间,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预习很重要,但是预习的时间不应该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前学。这就好比他讲的胎教的故事一样,都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一直集中,我们应该把重要的内容放到课的最前面来讲,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更有效。他讲到影响学生成绩的有三个因素。智商、方法和兴趣。智商不可改变,要无条件接受。我们对学生要宽容,很多的痛苦就来源于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既然无法改变,我们除了无条件接受,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事实上,对学生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方法是要不断改2变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进步的,我们要关注孩子学习方法的变迁。对症下药,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找方法。保护学生的兴趣也很重要,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像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当老师的不能吓唬学生,因为你太专业了。谈到兴趣的培养时,他说了“宽容”和“感染”两个词,这样孩子的兴趣就得到了培养。兴趣的责任人是老师。周教授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他的报告虽然结束了,但是对我来说并没有结束,它才仅仅是个开始。周教授的丰富经历为我们传授了很多信息,我们不应该对他浅显易懂的实例一笑而过,而应该把它当做一生的财富去珍惜,我也会用有限的生命去思考教育中的种种问题。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