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过程:【回顾】盐类水解属于离子反应,其实质是: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就是一种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的程度大小与物质的本性相关。因此,反应中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越小,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盐类水解也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过程。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科学探究】探究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实验过程:1、从反应物性质考虑,FeCl3是否容易发生水解?水解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用平衡移动原理,从反应条件考虑,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参照下表设计、写出实验步骤序号可能影响因素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盐的浓度2溶液的酸碱性3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同学交流【投影小结】1、因FeCl3属于强酸弱碱盐,生成的Fe(OH)3是一种弱碱,并且难溶,所以FeCl3易水解。其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Fe(OH)3+3H+2、影响FeCl3水解的因素有:(1)加入少量FeCl3晶体,增大C(Fe3+);(2)加水稀释;(3)加入少量盐酸,增大C(H+);(4)加入少量NaF晶体,降低C(Fe3+);(5)加入少量NaHCO3,降低C(H+);(6)升高温度判断上述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依据有多种,一是平衡原理,二是可以通过溶液颜色深浅变化作判断(如加热时,溶液颜色明显变深,表明平衡是向水解方向移动);三是通过溶液酸度变化(如加入少量FeCl3晶体前后,测溶液PH的变化);四是观察有无红褐色沉淀析出(如加入少量NaHCO3后,使Fe3+的水解程度趋向完全)3、通过实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Fe3+水解是一个可逆过程(2)水解平衡也是一个动态平衡(3)Fe3+的水解属于吸热反应(4)改变平衡的条件(如温度、浓度等),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5)当加入的物质能与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很难电离的弱电解质,Fe3+的水解程度就可能趋向完全【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研究水解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板书】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讲】当水解速率与中和反应速率相等时,处于水解平衡状态。若改变条件,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遵循勒沙特列原理。【板书】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讲】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板书】2、外因:(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2)浓度:稀释促进水解(3)外加酸碱【讲】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稀释盐溶液,可促进水解,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水解呢?【板书】3、不考虑水解的情况【讲】不水解的两种可溶性强酸强碱盐溶液相混合,按复分解进行分析,如BaCl2+Na2SO4==BaSO4+2NaCl。水解反应不能相互促进的、可溶性强酸强碱盐相混合,一般按复分解进行,如BaCl2+Na2CO3==BaCO3+2NaCl。若是具有氧化性的盐和具有还原性的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Na2S==2FeCl2+2NaCl+S【过】那么盐类水解有什么应用呢?【板书】四、盐类水解的应用【讲】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微弱,通常不考虑它的影响,但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考虑水解。【板书】1、分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或PH范围)要考虑水解【讲】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后,因为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NH4Cl,所以PH<7,溶液显酸性【随堂练习】1、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