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0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合同法讲座我们说到法律责任,一般是指三个领域的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前两个,尤其是刑事责任,其基本原理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即“罪行法定”,是指只有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你为了,才可依法判你有罪。因此,对法律规定的依赖是完全的和强制的。而民事责任恰恰相反,民商事原理是“法无禁止即可行”,即“意思自治”,是指,只要不是法律明确禁止的,你都可以自由地为之,属于你的权利也可以自由地处置。最典型的例子是,家庭纠纷引起的伤害或杀人案件,一方造成另一方重伤或死亡,则侵害方构成公诉的刑事责任,无论被侵害方是否谅解,侵害方均须承担刑事责任。而在民事赔偿部分,被侵害方则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赔偿权,减少甚至放弃要求赔偿权利的,都是可以的。简言之,刑事责任只能“公了”,不允许“私了”,而民事责任则允许“私了”,甚至目前倡导纠纷双方通过协商协调解决而不通过司法途径。正是鉴于上述民事责任区别于刑事、行政责任的特点,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往往建立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公平友好协商,且高度的意思自治原则是民商事法律的宗旨及灵魂,因此,相比较法律规定而言,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则成为确定各方权利义务的重要的依据。之所以,一开始花了大量的篇幅给大家介绍这些知识,是让大家明白合同的重要性,重视合同的签署和履行。一、合同的概述第2页共50页第1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0页(一)合同的概念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契约”、“协议”的称呼并不陌生,从本质上讲,它们与“合同”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不过是“合同”的称呼更为正规、正式。我国《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同时,该条第2款还规定了,“该法不适用于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二)合同的特征1、合同是各方当事人的合意。首先,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彼此互相进行意思表示;其次,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应当达成一致。即,一方不能意味“合”,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也不能意味“合”。2、合同是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协议。这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某种法律关系,主要是指债权债务关系。譬如借款合同,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基于借贷关系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如果不涉及法律关系,也不构成合同关系。譬如,同事之间的约请吃饭,尽管也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尽管也会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但是由于涉及的是非法律关系,则不是合同。即便请客一方爽约,最多第3页共50页第2页共5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0页产生道德上不利后果,但绝不会产生法律上的违约责任。3、合同是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这一特征是强调合同的主体是平等的,区别于其他非平等的法律关系,如劳动合同,尽管也叫合同,但不受《合同法》调整,属于雇佣与被雇佣、管理被管理的关系,由专门的《劳动法》调整。(三)合同的原则1、自由原则。该原则具体体现在《合同法》第4条规定中,“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1)法律充分尊重当事人所享有的合同自由以及达成的合意。在一般情况下,有约定时依约定,无约定时则依法律规定。(2)尊重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确定合同内容和形式、确定违约责任等方面的选择自由。但是,合同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而非绝对的自由。这意味着合同自由必须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即当事人的合意必须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否则无法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譬如公民之间如发生枪支买卖关系非法)2、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要求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