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我若为王》教案 北京版VIP免费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我若为王》教案 北京版_第1页
1/2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我若为王》教案 北京版_第2页
2/2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我若为王》教案北京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性格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2、学习作者以调侃的文笔借戏说的形式表现自己思想的写法。3、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4、体会杂文鲜明的思想性、文学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诙谐调侃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2、体味杂文的思想性、文学性。教学方法:品读鉴赏法、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他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作品有小说、寓言、诗歌、剧本、散文等多种形式,杂文集有《关于知识分子》《血书》等多种。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三、整体把握文意,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观点。1、划分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1)引出话题——————————————————提出问题(2-5)幻想成王—————————————————分析问题我若为王(6)君王,奴才的首领(7-8)铲除奴种,改造世界————————————解决问题明确:文章以一部影片引出论题《我若为王》,然后假想自己成王后,亲眷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众人成为奴才的情形,悟出这君王不过是奴才的首领。最终认识到改进世界的关键在于改造国民的奴性,主张铲除奴种,去除王权,呼唤民主平等。2、通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作品的思想性。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明确:(1)之所以成为“暴君”,是因为滥杀臣民;之所以称为“明君”,是因为将不再是奴才的首领,是真正的智慧明君。作者认为改进世界的要义在于铲除奴种,只有铲除奴种,“我”才会成为“真正的君王”。(2)“我若为王”,将铲除奴种,人人自由、平等,那也就无所谓“王”了,故言“将终于不能为王”。没有了王权,也就没有了奴性;有了民主、平等,也就有了世界的改进。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民主的热切期盼。总结:这篇杂文,借“我若为王”的假想,痛斥可恨的王权意识,可恶的奴才性格,表达了推翻王权,铲除奴种、改进世界、追求民主的强烈愿望。四、品读文章,感受作品的文学性。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论文,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请自由选择角度,作精彩评析。甲:文章借可笑的幻想写奴性的丑恶。课文2-5段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充分展现了奴性的可鄙、可弃,令人作呕的丑态,揭示了王权思想根深蒂固,为说理作了必要的铺垫。乙:文章运用了排比,“假定又假定”的前三段联想,句式几乎相同,有助于增强语势,使王权思想、奴才性格的丑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丙:文章语言的讽刺色彩集中表现在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以示其滑稽,令人忍俊不禁,感受作者辛辣的笔触,体现了作者对奴性的无情批判。课文第5段表现最突出。丁:文章也流露出作者对奴性的愤慨之情,对民主、平等的热切期盼。总结:这篇杂文的文学性集中体现在:想象与现实相映衬,说理与抒情相交融,语言诙谐幽默,有强烈的讽刺色彩。五、探究:文中所讲的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吗?六、布置作业:课外阅读《聂绀弩杂文集》。课后小记:了解此文的思想性和借戏说的形式来表现的写法。陈国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下册《我若为王》教案 北京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