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频率的稳定性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3.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难点: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法与学法指导: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规律.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分析→交流→发现→应用”,经历一番前人发现这个结果的“浓缩”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硬币.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点燃兴趣师:北宋的狄青率军征讨侬智高时,到桂林城外的一间大庙参拜.他拿出一百个铜钱,捧在手上,向神明祈祷说:“这次出征,胜负难料.如果我能获得大胜,就请让我投下的一百个铜钱都出现正面吧!”左右一听,连忙上前进谏劝阻.但狄青却置若罔闻,他双手一挥,一百个铜钱瞬间落地,竟然真的都出现正面!全军不禁欢声雷动,狄青于是用一百个钉子将铜钱钉在地面,以青纱笼封盖.后来,狄青果然攻破昆仑关,大败侬智高.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来想一下:为什么左右一听,连忙上前进谏劝阻?生:因为他们认为一百个铜钱都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很小.师:根据一件事情发生与否我们可以把事件分为哪几种类型?生: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师:在这个故事中一百个铜钱都出现正面这一事件就属于随机事件.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如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呢?我们本节课就来继续学习:第六章第2节【板书课题】§6.2频率的稳定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人物引入新课,既复习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也为本节课知识的展开做好了铺垫.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师:一百个铜钱都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小我们不好试验,我们可以先来探究一下,一枚硬币抛出之后会怎么样?生:会出现正面或者反面.师:那么这两种情况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生:出现正面或者反面的可能应一样大.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沉默,老师适时引导)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在某一常数附近,并据此能估计出某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师:非常好.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只是我们需要大量的试验来说明,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生:(齐声)有!(学生情绪高涨)设计意图:由掷硬币游戏培养学生猜测游戏结果的能力,并从中初步体会猜测事件可能性.让学生体会猜测结果,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所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先猜测,再经过多次的试验得出来的.而且由此引出猜测是需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师:我们班45名同学每人掷一次就能得到45个数据,每人10次就是450次.我们共同完成,每掷一次我们完成表格填写并作出相应的折线图.(大屏幕出示)出现正面情况统计投掷次数4590135180225270315360405450出现正面次数出现正面频率出现反面情况统计投掷次数4590135180225270315360405450出现反面次数出现反面频率(学生抛硬币,统计数据,填表,计算)投掷次数4590135180225270315360405450出现正面次数21466691114134160181204224出现正面频率投掷次数4590135180225270315360405450出现反面次数24446989111136155179201226出现反面频率设计意图:一是通过试验让学生体验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发现过程,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实验和收集实验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之间增进感情,并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师:通过填表画图你有哪些收获?生1:无论是出现正面的频率还是出现反面的频率,当实验的次数较少时,折线在“0.5水平直线”的上下摆动的幅度较大,随着实验的次数的增加,折线在“0.5水平直线”的上下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变小.生2:450个数据是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