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之国民经济统计第二章第二章国民经济生产及使用统计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农业总产出通常采用()统计。A.产品法B.收入法C.支出法D.工厂法【答案】A【解析】农业总产出通常采用“产品法”统计,即以农产品为单位,按各种农产品的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计算各种农产品的价值,然后将各种农产品价值加总。B、C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D项是工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2.下列哪项不在国民经济生产统计范围之内?()。A.家务劳动B.自用性货物生产C.免费提供产品的生产D.市场化生产【答案】A第1页共5页【解析】根据现行的统计制度,生产统计范围仅限于市场化生产、非市场化生产中的“自用性货物生产”和“免费提供产品的生产”,而将“家务劳动”排除在生产统计范围之外。3.()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附加的价值,体现为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及政府管理的支付。A.增加值B.中间投入C.总产出D.最终产品【答案】A【解析】总产出从价值形态看,是指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增加值)两部分价值的总和: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是指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4.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总产出的是()。A.工业成品价值B.工业成品库存价值C.工业性作业价值D.工业自制半成品在制品变动价值【答案】B【解析】工业总产出通常采用“工厂法”,即以企业作为-个整体计算工业生产活动成果,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是:工业企业总产出=工业成品价值第2页共5页+工业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5.生产税不包括()。A.产品税B.销售税C.营业税D.所得税【答案】D【解析】生产税是指生产单位因从事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以及在这些经营活动中购买、进口和使用货物或服务而向国家缴纳的税金,如产品税、销售税、营业税等,但不包含任何针对企业利润、盈余及其他收入所缴纳的税收如所得税等。6.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的计算公式为()。A.∑产量X价格B.∑[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中间消耗]C.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D.∑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部门生产税净额+∑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部门营业盈余【答案】D【解析】A项是总产出的计算公式;B项是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的计算公式;C项是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的计算公式。第3页共5页7.()是指常住单位当期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所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A.中间消耗B.居民消费C.政府消费D.最终消费【答案】D【解析】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居民消费是指由居民个人当期对货物与服务的最终消费;政府消费是指由政府等部门为向居民和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承担的支出。8.()是指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各个产业部门提供的原材料等中间产品投入量。A.直接消耗系数B.完全消耗系数C.列昂惕夫逆系数D.感应度系数【答案】A9.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对所有产业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的公式为()。A.(I-A)-1B.(I-A)-1第4页共5页C.(I-A)-1+ID.(I-A)-1-I【答案】D【解析】单个完全消耗系数用b表示,对所有产业计算完全消耗系,所形成的矩阵用B表示,它是依据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为:日=(I-A)-1-1。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