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课题中考复习2:消化系统(1)主备课型复习课使用补充课时序数第18课时使用者使用日期教学目标: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参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注食品安全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的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的图片;另一组是一些少年儿童过度肥胖的图片。提问:两组图片中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引导的?(学生答:营养)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营养的建议呢?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2、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3、教师展示收集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成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5页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会导致的疾病4、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你有哪些收获,你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生:回忆并答出营养成分的种类,主要食物来源及主要功能,并互相补充。(师适时质疑)师: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后回答: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共六大类。过渡:太胖和太瘦都说明这个人的营养状况不太好,那什么样的体重才是比较标准的呢?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才是合理的,才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学生兴趣浓厚以小组复习的形式进行,学生自主复习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复习,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讲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有知识描述父母的辛劳和同学们的幸福生活,安排学生讨论如何为家人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导学生注意食品安全,指导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当地食品的安全性。课后追记得:这部分知识点比较多,个别知识点不宜理解,学生在初一阶段掌握的还可以;在复习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兴趣浓厚,并采取小组复习的方法,效果不错。改:食物的六大营养物质最好通过小实验来巩固,印象深刻,有利于理解三大有机物在人体的消化以及后面要复习的食物提供能量做铺垫。有的学生不太明白,总不能分清楚。人体的消化自主学习1.淀粉是一种糖类,它有一个特性,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因此,常用碘酒来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2.猪肝等食物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酵母、稻、麦等谷物的种皮含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预防脚气病;番茄、柑橘等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海洋鱼类的肝脏、蛋、奶等含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3.在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中,从纱布内渗出的白色物质是淀粉,可向其中滴加碘液来验证,纱布包内剩下的黄白色的胶状物质是面筋,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4.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___消化道____和____消化腺___两部分,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小肠____,它也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部分。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___口腔____、__胃_和___小肠____。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___。6.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中,除了大部分的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外,经过淋巴回流进入血液循环,其他的营养物质由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基础训练1.构成牙齿、骨骼的主要成分的无机盐是(C)A.铁B.碘C.钙、磷D.铜3.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D)A.胃腺B.胰腺C.肠腺D.肝脏4.血液流经小肠绒毛时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时的血液变为(D)A.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B.含氧气丰富的静脉血C.含氧气较少的动脉血D.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5..某同学因营养不良而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并有头晕现象,其最可能患有(A)A.贫血病B.坏血病C.佝偻病D.高血压6.在李兰的消化道的某部位提取的内容物进行化验,发现送检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和初步消化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