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名句名篇山东人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名句名篇考纲要求2007年考试大纲规定: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考查重点1.《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2.课外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考查类型填空基础知识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所谓“名”句名篇,具体地讲,就是写景生动、议理深刻、抒情真切、理景交融,引用较多、值得品味、富于启迪的诗句和文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常见的”是以《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诵读篇目为基本备考范围,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二、界定名句的三条基本原则1.朝代:侧重于先秦和唐宋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如:[2005年]君子坦荡荡,_____。(《论语·述而》)(上海卷)[2006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福建卷)(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如:[2005年]百川东到海,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汉乐府·长歌行》)(全国卷2)[2005年]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莫等闲,_____,___。(岳飞《满江红》)(天津卷)[2006年]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天津卷)(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如:[2005年]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江苏卷)[2006年]《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北京卷)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试题类型(一)直接嵌入型⑴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选四小题,⑥—⑧选二小题)①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②,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③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⑤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_________________⑦,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_________________⑧,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答案:渺沧海之一粟羁鸟恋旧林便胜却人间无数何人不起故园情齐彭殇为妄作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然后之不足君子坦荡荡(二)理解型默写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要答好这类题,就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例如:①《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答案: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答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③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用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情景型默写题这类题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要答好这类题,要注意所设计的“情境”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例如:①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种考法还考查了文学常识,是符合《考试大纲》和新课改精神的。(四)开放型默写题这类题答案不是惟一的,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课内。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例如:⑴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