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论修身学习重点1.记: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辨析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读:准确理解孔子关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修身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学习本文言简意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阐明深刻道理的表达方式。3.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完成片段短文写作。4.练:掌握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诵记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中的经典句析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行,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1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那怎么可以。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12.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