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标准练(二)(2020·常德市4月模拟)福建泉州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蚵壳厝是当地沿海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建筑。据专家考证,蚵壳厝的蚵壳原产于非洲东海岸,古代商船返航时装载蚵壳带回泉州。当地人在海滩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下图为泉州蚵壳厝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古代船只将非洲东海岸蚵壳载回泉州的目的是()A.作为建筑材料B.蚵壳为贸易商品C.保持船只重心D.为船员提供食物2.下列有关用蚵壳做外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蚵壳凸面外倾利于排水②通风散热降低夏季室温③反射阳光提高冬季室温④墙体坚固耐久性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C2.B[第1题,虽然蚵壳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但是这并不是当初船员把蚵壳带回的初衷,可以从两个关键词“在海滩”及“拾”体现,说明这些蚵壳当初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被船员们随意丢弃在海滩,后来当地人才会去“捡”回来变废为宝成为建筑材料;可结合历史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推断,古代输入我国的商品以香料、珠宝、土特产为主,而且蚵壳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不可能作为贸易商品;蚵是海洋生物,在古代保鲜冷藏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不可能作为食物大量带上船只;古代商船满载瓷器、茶叶、丝织品等货物到非洲东海岸,返航时为了防止船只运载货品太少造成摇晃引发安全事故,船员因此就地捡不值钱的蚵壳来保持船只重心。第2题,①要结合泉州区域地理背景,我国东南沿海年降水丰富,蚵壳防水效果好而且凸面外倾有利于排水;②由材料和图可知,蚵壳厝的蚵壳之间严丝合缝,并不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③提到要提高冬季室温,但反射阳光不仅不会提高室温反而会使热量被反射,降低冬季室温,因而该项错误;④蚵壳来自海洋抗海风腐蚀性作用强,有利于抵御含盐度高的泉州沿海的海风,蚵壳厝从古代一直良好地保存到现在也从侧面证明了墙体的坚固耐久。]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据此完成3~5题。3.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A.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B.粉沙黏土—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C.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砂砾石D.砂砾石—黏土石盐石膏—粉沙黏土4.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期()A.湖盆地壳下沉B.气候趋于干旱C.湖泊面积扩大D.河流侵蚀趋强5.巴里坤湖某一沉积层出现富含有机质(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推测当时该地为()A.深水湖B.咸水湖C.沼泽地D.盐碱地3.A4.B5.C[第3题,河流的沉积物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据题干知,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因此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第4题,若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说明其以前为河口处,后来位于湖心处,说明湖泊不断萎缩,反映了该地质时期气候趋于干旱,湖水蒸发加大。第5题,据题干知,沉积层出现有植物碎片的深色黏土层,说明地质时期该地区适合植物生长,深水湖、咸水湖和盐碱地均不利于植被生长;沼泽湿地可以有植被存在。](2020·南充二诊)热浪通常是指持续数天甚至数周,影响范围较大的极端酷热天气,城市地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在热浪事件中易出现更大的风险。下图示意上海市2016~2017年7月城、郊在热浪和非热浪期间的2m气温(离地2m高度的气温)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6~8题。6.表示该月非热浪期间上海市郊区2m气温的是()A.①B.②C.③D.④7.热浪期间,下列城市中与上海热岛效应强度昼夜变化一致最接近的是()A.乌鲁木齐B.雅典C.伦敦D.北京8.热浪期间,上海()A.城市风增强,海陆风减弱B.城市风增强,海陆风增强C.城市风减弱,海陆风增强D.城市风减弱,海陆风减弱6.D7.B8.B[第6题,热浪期城市和郊区温度普遍高于非热浪期,因城市具有热岛效应,日平均温度均高于郊区,由材料可知,城市地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在热浪事件中易出现更大的风险,说明热浪期城市温度更高。①②分别为热浪期和非热浪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