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三)2018年1月25日早晨,某地有市民在泥土里看到一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气象学中,该现象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凇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读图,完成1~3题。1.产生地冰花的土壤()A.土质黏重,含水量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C.温度高于气温,水汽含量小D.温度低于气温,水汽含量大2.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A.闽南地区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宁夏平原3.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A.持续低温降水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C.地表温度高于0℃D.晴朗而风静的夜晚1.B2.A3.D[第1题,本题需要运用土壤特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地冰花是从泥土缝隙里慢慢“长”出来的,可推断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含水量大;水分蒸发为气体,说明地温高于气温。第2题,本题需要结合土壤特征来识别区域位置。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但地温较高,土壤中水汽会蒸发,凇结成地冰花,水汽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这说明即使该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地温也较高,故该地最有可能分布在南方的闽南地区。第3题,本题需要运用天气特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寒冷的冬夜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持续降水的夜晚往往气温较高,甚至不会低于0℃,A错;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也较高,B错;地表温度必须低于0℃,水汽才能凇结,C错;晴朗而风静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凇结成地冰花。]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4~6题。4.该区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季气温低,春旱严重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D.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5.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6.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4.D5.D6.A[第4题,本题需要结合区域自然特征来分析。根据纬度和河流形态可推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和俄罗斯交界地区。根据河流流向推断,该地整体地势西高东低,A错;该地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但春季气温也较低,蒸发弱,春旱并不严重,B错;我国东北地区气候湿润,多外流河,C错;该地区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D对。第5题,本题需要运用河流凌汛形成的知识来分析。凌汛发生在从低纬流向高纬的中高纬度地区的河段。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图中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是丁河段。第6题,本题需要运用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来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温暖期将延长,温暖区域将扩大。可推断凌汛开始的时间,即冬季时间,将推后,B错;凌汛结束的时间,即春季时间,将提前,A对;全球气候变暖对凌汛规模影响较小,C、D错。]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区位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到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下表示意1980~2010年我国部分水果及水果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据此完成7~9题。年份类别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香蕉0.800.800.800.810.810.820.82苹果0.700.720.680.680.670.690.69葡萄0.660.640.680.640.660.650.63柑橘0.700.690.690.680.670.670.68水果产业0.630.630.600.610.600.580.587.依据材料可知()A.表中四种水果在我国地理集聚特征明显B.温带地区的水果集聚程度高于热带地区C.我国水果产业地理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D.香蕉的区位基尼系数最高,反映其产量最大8.关于我国水果产业地理集聚的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水果产业形成最初的地理集聚区B.国家政策不能影响一个地区的水果产业的集聚程度C.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升了水果产业的集聚程度D.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得水果生产在区域上的集聚减弱9.符合我国水果集聚地分布的是()A.香蕉—广东、广西、安徽、四川B.苹果—陕西、山东、河北、河南C.葡萄—新疆、河北、江苏、西藏D.柑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