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剃光头发微教案2007年3月21日知识: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理解文章的主旨。能力:理清行文脉络;品味本文语言的幽默与讽刺意味。德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生活现象,做一个深思慎取,敢于鞭挞丑恶的人。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以小见大、联类引申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1、2、4、5段与课文主旨的关系;品味本文幽默讽刺,富含深意的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讨法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敏锐的作家,尤其是杂文家,大家都能用锐利的眼光来观照社会现象,进行冷静地思考,而后给后人一个触目惊心的启示。著名作家何满子通过“剃光头”这一小现象,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杂文。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解题(二)由“发微”入手,思考问题:1、本文因何事而“发微”?2、“乡下佬”剃平头还是剃光头由谁来决定?为何由他来决定?3、作者借这件小事想谈什么问题?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4、作者由“剃光头事件”还联想到了哪些事情?5、梳理行文思路。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如果只保留读者来信和结尾处谈掌权这两部分文字,把其他内容全部删去,也能构成一篇文章,你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五、总结阅读杂文的方法:六、品位语言:1、“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这问题真那么深奥吗?你能回答吗?2、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七、总结写作特色八、课堂小结七、我来“发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弄权的人没有?讲一讲!八、作业:针对生活中某种不良倾向或不合理现象,写一篇杂文。板书设计:剃光头剃头刀启示:掌权者应该慎用权剃头权权、掌权者耍权戏权用心爱心专心117号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