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位似图形定义2.能利用图形的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对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形成多角度,多方法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教法与学法指导:实践—观察—归纳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归纳出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一般步骤,并了解常见的几种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自然引入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学会了一些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叙述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生甲: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师:很好,请问都经过的一点叫什么呢?生甲:位似中心.生乙: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这是位似图形的性质.师:好,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位似三角形的相关性质,为本节课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师: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要作出一个新图形,使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的比为2∶1,同学们在小组间互相交流,看一看有几种方法?生:橡皮筋法,方格纸放大法,电脑放大在图形外取一点作射线找比例线段也可以作出.师:大家想得很周到,其中最后一种方法是什么原理呢?生甲:找比例线段得到的是相似图形.生乙:对应顶点连线都过一定点,它符合位似图形,得到的一对图形是位似图.师:分析得很好,我们今天就利用位似将上面图形放大到要求比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58,按要求作出新的图形.并归纳作图步骤.(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参与学生讨论,并随时交流与指导).师:同学们,经过大家的亲自操作,都各自得到一张放大后的新图形.老师挑出两幅,请同学们观看,并请作者叙述其作图方法.图(一)图(二)图(一)作者:在原图上取几个关键点A、B、C、D、E、F、G,作射线AP,BP,CP,DP,EP,FP,GP,在这些射线上依次取点A′,B′,C′,D′,E′,F′,G′,使PA′=2AP,PB′=2BP,PC′=2CP,PD′=2DP,PE′=2EP,PF′=2FP,PG′=2GP;顺次连接点A′,B′,C′,D′,E′,F′,G′,A′,所得到的图形就是符合要求的图形.图(二)作者:在原图上取关键点A、B、C、D、E、F、G,作射线PA,PB,PC,PD,PE,PF,PG,在这些射线上依次取点A′,B′,C′,D′,E′,F′,G′,使PA=AA′,PB=BB′,PC=CC′,PD=DD′,PE=EE′,PF=FF′,PG=GG′,顺次连接点A′,B′,C′,D′,E′,F′,G′,A′,所得到的图形就是符合条件的图形.师:可以看出两名同学虽然作法不同,但都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2∶1.那么总结上述作法,请同学们归纳出“利用位似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作图步骤.”第一步:在原图上选取关键点若干个,并在原图外任取一点P.第二步:以点P为端点向各关键点作射线.第三步:分别在射线上取关键点的对应点,满足放缩比例.第四步:顺次连接截取点.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新图形.简记方法:1.选点2.作射线3.定对应点4.连线设计意图:通过用课件展示作图的步骤及过程,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听课,观察,通过仔细观察,掌握利用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的方法,并能对所学的作图方法进行初步归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分辨事非,巩固概念: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取点D、E,使DE∥BC,那么△ADE是△ABC缩小后的图形.答案:正确因为AD<AB,AE<AC由△ABC∽△ADE得<1所以说△ADE是△ABC缩小后的图形.如图所示.2.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那么△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答案:正确.由已知得AD>AB,AE>AC又 △ABC∽△ADE>1所以说△ADE是△ABC放大后的图形.如图所示.3.分别在△ABC的边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