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一次函数的图像(2)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在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2.经历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3.在结合图象探究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4.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图象,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难点:从一次函数的图象中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主要性质.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手段,力求直观,高效,使本节课有趣、形象、事半功倍.我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动,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双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好的坐标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图案,这些图象当中蕴含着某些规律,人们利用这些规律,能更合理地作出决策或预测.设计意图:通过富有现实意义的图片展示,引入生活中熟悉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图象里蕴含的某些规律可以使人们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图象的实用价值.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总结出正比例函数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1)作正比例函数图象有几个主要步骤?(2)上节课中我们探究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有什么特征?(3)作正比例函数图象需要描出几个点?生1:列表,描点,连线.生2: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②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当k>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经过二、四象限.:③越大,直线越靠近y轴,y的值变化的就越快.生3:作正比例函数图象除了原点以外还需要描1个点.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全面到位.下面我们来研究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及性质.【教师板书课题:4.3一次函数的图象(2)】设计意图: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回顾,再次明确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些特征,为学习本节课在知识上作好铺垫.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一: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师:多媒体出示例2:画出一次函数y=的图像生:(独立完成画图生积极动手画图,然后组内互评,相互检查,找出问题,)一生板演.(过程略)师:(巡视规范作函数图象方法及步骤.)【议一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生:一次函数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师:那么画一次函数图像需要几个点?生:两个点.师:对,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直线y=kx+b.探究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师: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一次函数师: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一次函数y=2x+6,y=-x,y=-x+6,y=5x-2的图象.并讨论交流(1)观察所画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中随着x值的变化,y的值分别如何变化?相应图像上的点的变化趋势如何?(2)直线y=-x与y=-x+6的位置关系如何?你能通过适当的移动将直线y=-x变为直线y=-x+6y吗?一般地,直线y=kx+b与直线y=kx又有这样的位置关系?(3)直线y=2x+6与直线y=-x+6有什么共同特点?一般地,你能从y=kx+b的图像上直接看出b的数值吗?(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发言,归纳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师适时引导学生找一些具体点帮助理解.)生1:y=2x+6和y=5x-2的图像上的点是上升的;y=-x和y=-x+6的图像上的点是下降的.师:好,你的小组从图像的变化形势进行了分析,那么随着x的值变大,y的值怎么变化呢?生2:当上升时,x的值变大,y的值也变大,当下降时,x的值变小,y的值也变小.师:好,很好,那你们能与表达式相联系吗?生3:(抢答)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师:由上可知,一次函数y=kx+b中,y的值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跟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相同,那么其他性质是否也相同呢?对照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探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