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曙光——市场经济导向下的工业文明(建议用时:30分钟)微专题一新航路开辟——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1.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从16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对这段话认识错误的是()A.地中海时代结束根源于新航路的开辟B.美国意在取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C.对人类文明中心转移的概括客观合理D.这个论断暗合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C[美国位于太平洋沿岸,西奥多·罗斯福盛赞“太平洋时代”,体现了其意欲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说明其对人类文明中心转移的概括是站在美国立场上,具有主观性,并非客观合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2.据记载,1498年以前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港口装载香料时,多会出现因货太多而资金不够的现象,而到1504年到东地中海港口的货船几乎已无货可装了。这一现象反映出()A.商业危机开始出现B.新航路急需要开辟C.“商业革命”已经发生D.货币短缺日益严重C[由材料威尼斯商人在地中海港口从满载货物到无货可装的变化,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选C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商业革命”推动贸易中心的转移,不是商业危机,A项错误;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B项错误;材料和货币短缺无关,D项错误。]3.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如,用谷物衡量德意志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500年到1650年间下降了大约50%。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C.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D.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D[根据材料“中世纪晚期到18世纪之间,欧洲人均肉类消费量是下降的……下降了大约5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即欧洲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故选D项。]微专题二殖民扩张与文明冲突4.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C[材料英国“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出现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故选C项;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才开始,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A项;18世纪中期英国才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B项;材料多国殖民竞争说明当时的贸易仍然存在无序的状态,不利于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5.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协定,决定给予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据此可知,哥伦布的远洋探险()A.具有殖民扩张的性质B.是为了满足王室的挥霍C.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D.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A[从材料可知哥伦布远洋探险可以为西班牙获得到达地区的主权,故这样的探险带有侵犯他国利益的殖民扩张色彩,故选A项。]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整体发展,与材料中“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的信息相符,故选C项。]7.(2020·青岛质检)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C.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成就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B[由材料“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殖民地的船只运送”可知,该规定为英国与荷兰争夺商业霸权时期颁布的《航海条例》,故选B项;英国在1588年便已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