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一、观必须符合客观(板书)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主观符合客观。)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板书)(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主观、客观的含义,教师归纳。)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法规条文,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毛泽东语录中“头脑”是指头脑中的思想意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板书)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3.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教书)(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板书)人们工作的对象,既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又是人们的改造对象。人们只有承认它的客观性,从它的自身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我们不要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情,但是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能够办到的事情,只要对人民有利,就庞该从实际出发坚决办好。(解释恩格斯语录。)恩格斯指出人们无论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还是改造社会的活动,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2)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板书)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使中国革命蒙受了重大损失。“忆一忆”中国现代史上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其出现原因是什么呢7(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基本上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实际.不了解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不懂得中国革命的规律也没有真正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左”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共同特点是主观认识脱离中国社会实际,主观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而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特点是:主观认识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并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这叫做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还是相分离,成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无产阶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用心爱心专心线、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呢?如何理解呢?"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或事物)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从具体"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指定各组负责同学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句话选自毛泽东同志193O年5月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该文是毛泽东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在党内有一些人认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不作调查,而是冥思苦想地"想办法"打主意"。"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因而毛泽东提出反对本本主义"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事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这句话表明毛泽东坚持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这样讲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解决政治路线问题。不仅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而且正确地执行路线、方针、政策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局性、普遍性的东西,各地区、各部门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本地区、本部门收到实效。读“语录”,毛泽东为什...